张灵艳
(江苏省无锡市解放军第101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江苏 无锡 214044)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血管外科疾病类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日常工作及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以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治疗。研究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给予局部浸润1%利多卡因,实施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操作者于超声引导辅助下,给予远心端大隐静脉主干灌注3%聚多卡醇;起点选择远端小腿段,给予每段曲张静脉实施远端穿刺留置针穿刺,给予封管(选择0.9%氯化钠溶液);经留置针给予1%聚多卡醇注射(穿刺点应<2 mL);留置针拔除后需压迫1 min,并给予棉垫偏心压迫。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S 23.0处理与分析所得数据资料,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15.651,P=0.000);术中出血量短于对照组(t=19.339,P=0.00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t=6.088,P=0.00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0.216,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Mean±SD)(n=50)
2.2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91,P=0.027)。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n=50)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血管外科疾病,容易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下肢瘙痒症状、酸胀症状、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等,个别严重患者甚至因此而造成生活、工作的影响。因此,临床需加强重视,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2]。
以往临床给予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治疗方法为常用治疗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预后。随着临床医学持续发展进步,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技术,该手术方案操作简单便捷,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从此次研究结果可知,与使用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治疗的对照组比较,运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明显提高初步疗效。
综上所述,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应用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初步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手术安全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