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二中心小学, 江西 新余 336600)
小学阶段使学生启蒙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重视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同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其思维逻辑,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下文就如何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树立起来的形象都是严肃的,在学生的心中代表着绝对的权威,这样并不利于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建立健全的思维模式,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一旦教师的形象过于刻板、严肃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敬畏心理,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将不敢向老师请教,同时也造成了数学课堂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来说十分必要。只有保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的交流才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一个适宜学生学习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1]。
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的有效途径之二就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上课的注意力较为分散,这样就导致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不能够得到保证。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超市售货员找零”的情景,让学生轮流扮演售货员及顾客的角色,由扮演顾客角色的学生监督扮演售货员角色的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进行找零,从而保证学生在此情境中都能学会加减运算。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除此之外,此类生活化情境的构建还能够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的有效途径之三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利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课堂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这也导致了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因此,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体验进行学习来提升其学习兴趣,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的距离。换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材料,构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导入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总结,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将所需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还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保证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班级内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保证多媒体只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2]。
拉近小学生与数学课堂距离的有效途径之四就是合理利用肢体语言教学。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其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外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眼神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七方面进行探究:第一,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眼睛需要在不同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看向学生;第二,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专注于上课内容,偶尔看一看学生;第三,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看向某一位学生;第四,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某一位学生有着极大的关注度;第五,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偶尔针对某一位学生皱眉;第六,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位学生表现出不满的眼神;第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长期对某一位学生表达出不满意的眼神。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在前四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运用眼神上课的秩序就能够得以保证,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后三种情况对于学生学习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地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心,对学习兴趣减弱,导致学生不能够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所以说,教师的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3]。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激发起自主学习的动力。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于如何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问题进行讨论,并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利用肢体语言教学四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