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雪花
(江西省修水县汇源爱心学校, 江西 九江 332400)
阅读的好处无需多言,人文素养;心灵视野;价值观;精神食粮;文化情怀等等都能体现阅读的魅力。阅读就是教育的基础,要想提升教育质量,阅读能力必须提高一定的层次,这将是青少年长远发展的前提之一。小学语文学科正是以阅读为基础点的育人学科,所以小学语文学科肩负重任,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阅读。但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社会飞速的发展让学生对书籍早已没有了兴趣,电脑手机的应用早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魅力,增强阅读的能力呢。
阅读兴趣是学生对文献信息的符号和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阅读意识活动的具体反映,也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趣向性的心理反应。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阅读产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找到阅读的魅力并专研其中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在教学上教师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想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书籍,并标明其中难以理解或新词新语句,能更好的带动整体阅读情绪。除了教材上的文献外也可以找些故事性强,语言美感丰富的书籍供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带来的美感,展现阅读魅力。但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把控好,避免不良书籍的混入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不良影响[1]。
要知道学生不是对所有书籍都感兴趣的,时常听到家长诉说:“我家的孩子怎么不爱看古诗三百首和格林童话,却总是对恐龙和奥特曼感兴趣呢?”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刚接触社会,对很多未知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而对“恐龙和奥特曼”的书籍情有独钟,恰恰说明了学生对阅读是有欲望的,学生在这种书籍中找到了阅读的魅力,只是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不能马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只能事倍功半,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在以往的教材朗读时学生都是没有感情的单纯的阅读整篇文章,学生已经对阅读产生麻木心理。所以要创造一个崭新的阅读环境,教师把引言;旁白;人物一;人物二;人物三等分角色朗读扮演书籍中的人物和情景,让学生绘声绘色的有感情的朗读书籍。体会书籍中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教给学生抓住书籍中人物的形象,语言,神态,从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书籍中情景的设定,悬念的制造,让学生全心的投入到阅读当中去,体会阅读的魅力。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和兴趣爱好推荐一些适合各种学生的书籍,年龄偏小的学生可以推荐图文相间的,年龄偏大的学生推荐逻辑性强的或者情景较多的。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不同的书籍要抒发的情感的不同,展现的魅力也不同。通过学生阅读大量优秀的书籍尽可能的熏陶学生正确的观念和认知。好的读物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好影响,对智力的开发,社交的沟通都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让学生养成规范的阅读习惯。而阅读后的总结反思更好的加深书文献要表达的内容对学生的整体印象,产生较好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日常报告和开会总结正是如此,它可以完善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同样让学生阅读完后总结学到的知识记录到笔记中,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体会阅读带来的魅力。
阅读在于读,实于心。以往的阅读方法为齐声朗读,这样只能做到了解文章内容,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文章说明的中心思想。要学会运用文章,从多方面剖析文章,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体会知识带来的魅力。
每阅读一篇文章都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每晚花费十分钟时间预习可以更好的了解文章,理清文章结构,不要在课堂上熟悉文章。人对新事物是有接纳范围和时间要求的,课堂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督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举例在鲁迅的《少年闰土》中,作者要表达的是通过对闰土儿时到成长后的性格变化,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而文章只字未提痛与恨,我们通过对鲁迅当年的生活情境和社会背景才能完完全全的领会文章教给我们的道理[2]。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体现所要表达的内涵的,要通过反复地阅读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场景。而现阶段学生自制力是很差的,让学生去自我阅读受到启发现阶段不太可能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去督促。教师通过设立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是现阶段比较实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点仔细阅读并提出反馈,学生如果不认真阅读体会是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审美性阅读是指阅读中因文中而产生的情意和感受,是很个人化的,讲究质感的,文章中展现出的美,或是舍身的亲情,或是纯真的友情,或不甘或悲壮。要慢慢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书籍对学生产生自身吸引力是阅读最大的推动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品鉴语言的艺术和文字技巧的展现,欣赏文章带给他们的魅力[3]。
总而言之,书籍虽小,意义非凡,专研进去就会有广阔的大天地。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体会阅读的魅力在于探索和发现,而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感受,我们必须要讲究讲对方式方法,立足实际情况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知道阅读是充满魅力的,让学生爱上阅读,陶醉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