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江西省宜春市第八小学, 江西 宜春 336000)
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也是要在基本教育的基础上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故此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提出问题,探讨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汉字的教学,其二是古诗词与文言文的教学。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而古诗词和文言文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从接触传统文化到了解传统文化的过度。此二者都在小学语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太过注重形式,始终把考试放在第一位,以一篇古诗词为例,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往往会按照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分析、中心思想等步骤逐步进行,使每一篇的古诗词的学习过程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步骤。无数有着丰富内涵的诗句也成为千篇一律的语言公式。而在进行总结时,教师也会经常使用某位作者通过描述什么事物最终表达了怎样情怀的固定句式,这种表达使传统文化教学更像是一个死板的数学公式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在套用公式而已,无法体会到诗词的美感与内涵,更无法从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精髓[2]。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播放一段农名伯伯辛苦劳动的视频,让学生们亲眼看见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此外,在学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一句诗句时,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运用中秋节、春节等阖家团圆的节日来展开教学,以节日的诗词与节日的寓意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尝试理解诗人的思想之情。同时,还可以针对节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不同的作业,例如帮助妈妈干家务,帮助爸爸按摩等。所谓思乡之情其实也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即对父母的返哺之恩,让学生们在理解了古诗词和文言文所表达的感情后,还能够有所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起一个更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针对一些特定的诗人,教师也可以以食物为出发点来进行讲解,例如在向学生们讲述屈原的故事时,教师便可以先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然后以这个问题做切入,开始本节课的讲解。通过问题带入知识点,不但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们更集中的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从以上所谈到的方法也可以得出,在小学语文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非常多的方式,关键在于灵活变通,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3]。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诗词来组织专题活动。我们小学语文所涉及到的诗句虽然不及初高中那么多,但对小学生而言仍较为复杂,所以教师可以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诗句进行整合,并在整合后单独拿出一个类型组织成一个专题进行有计划的教学。例如,在学习送别诗时,教师便可以把本学期要学习的所有与送别诗相关的诗句放到一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们通过不同诗人的不同送别场景来领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并从中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此外,教师也可以以某一种美德为核心来对古诗词进行整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那么教师便可以将涉及到孝顺、报答、感谢等具有类似性质的古诗词进行整理,统一汇总出一个“孝道”专题,通过不同诗人的故事与表述,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从而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们帮助父母做事[4]。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的目的。其实通过前文中所提到的方法,也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项要点就是要结合生活实际,要让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书本了解传统文化,还要适当地走出书本,通过感受生活来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与其他小朋友、大朋友的接触,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对于传统文化的心得。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书法大赛、诗词大赛、朗诵大赛等,让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在放学后观看诗词类的电视节目,通过观看他人在舞台的风采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传统文化的美好形象,从而进一步使传统文化刻印在学生的心中[5]。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方式、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改善,意在使传统文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们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并让中华美德成为学生价值观里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