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2019-01-14 09:42:08姚勇
魅力中国 2019年47期
关键词:创设初中语文素养

姚勇

(吉林省双辽市服先镇中学,吉林 双辽 136400)

一、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照本宣科,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扼杀了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初中语文容易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重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老师主要注重知识的讲解和学生成绩的高低,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老师主要从教学目标角度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被动的听和记忆,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课前的自主预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前开展自主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的同时老师也要注重学生的预习反馈,对于预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能够保障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能够在课堂中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理解,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大大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刺激,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师生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比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这课,老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起学生对生活中父亲母亲的热爱。老师课前制作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微视频,加上几句画龙点睛的旁白,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意识。“生活中很多小细节,我们不曾留意过,都体现出父母对子女深层的爱。你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里桌上摆着热气腾腾饭菜,还都是你喜欢吃的;踢球把衣服弄脏了,你脱下来放在一边,父母默默的给你洗干净了;天气冷了,父母在你出门前的那声再穿件衣服的叮咛….这些小细节都能体现出父母对你的爱。”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激发起对父爱母爱的感激之情,为老师讲解朱自清的《背影》做好铺垫,带着对自己父母的热爱之情开展的教学活动,学生更能带入到作者描写的场景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从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呈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同时也能感悟到儿子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的情感过程。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不仅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也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实现了知识和素养的双提升。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展开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呢?首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注意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出后再提出新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课堂问题一定要适应面广,是面向全班同学的问题,而非个别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第三,当提出的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时,老师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要为学生提供线索,启发学生思维,甚至将问题拆分成更细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抽丝剥茧的找到问题的答案。第四,当学生对课堂提问给出的答案不完全时,老师要及时补充信息,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得到更加完整的问题答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旨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维分析来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老师在课堂中只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帮助,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这样有效的课堂提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会解决老师提出课堂提问还不够,还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才是真正将知识内化吸收了。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多角度的去思维和分析,这样对文章才能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逐渐养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了全面的素质提升。比如学习《背影》后,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将文章题目设为“背影”,而不命名为“父亲”呢?作者通过车站送别这段的描写已经反映出父爱的深沉,为什么还要写看似和主题没关系的第二、第三段呢?学生由浅入深的提出了各种问题,紧紧抓住了课文的主旨,为深入探究这篇课文做好了铺垫。

总结:

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本,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锻炼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猜你喜欢
创设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