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笃
(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党委宣传部,四川 广汉 61830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立德树人抓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建设民航强国的接班人。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勤奋务实,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我学飞行为人民”的教育思想变成根本任务,中飞院作为民航业内的翘楚,办人民满意大学,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把思政教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忠诚团结、勤奋严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党的“红色基因”思想针织教育工作进头脑入人心,培养出有本事、靠得住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党的“红色基因”,就像一颗种子。高校的培养育人,就像在大学生心中种下一棵生机勃勃的种子,通过精心培养和浇灌,使这颗种子茁壮成长,成为大学生身体中的红色基因。大学生只有了解了我国的发展历史,基本国情,党的奉献,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相结合,培养出思想政治觉悟高,思想品质过硬,专业素质强大的社会主义人才。在坚持党的方针教育内容不动摇的情况下,让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激活自身的红色基因十分重要。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方式可以更加符合青年人的需求,比如,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采风”系列活动,走进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组织大学生走访老党员,采访老同志,了解更多党的故事,老党员的革命事迹,也可以到贫困地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们的自强自立,勤奋学习,立下志向,报效祖国。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根本。民航局党组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民航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党委的工作作为重点,思想教育的工作者首先要政治过硬,要加强自身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导向,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善于学习和创新,及时了解最新的思政动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培养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肩负树魂立德的责任,师德师风也是未来党的接班人的品质保障。做学生工作人性化,露真情,把教育落实到言行和品德。让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深刻,学校也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挖掘高校的红色文化事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开设党的青年大讲堂,把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相结合,制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本校文化和职业认同感,是民航院校的红色基因传承有效方法。
图像、文字可以讲故事,声音可以跨时空,传播红色基因的故事也可以世代相传。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短视频的崛起,年轻人的围观,很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的宣传提供了便利和有效的途径。各大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官微平台,民航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扩大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范围,将网络新媒体遍布校园。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下,利用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成本低、互动性好等特点,高校可以建立红色思政教育网站,推送红色微信公众号,红色微视频作品,拓展红色党建工作阵地,增加学生关注度,增加红色党建工作的趣味性,让师生互动,良性可持续发展,优化传统工作机制,把基层工作紧密联合起来,上下沟通,让每一位受教育的党员和群众,都能够接受党的教育和党的光辉洗礼,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团结紧密。
一分部署,一份落实,一切工作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细化落实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规章制度,加强执行能力,构建系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推进党的“红色基因”再上新台阶。高校思政工作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有利于高校党建活动开展,形成常态。对思政工作进行考核,优秀的给与奖励和推广,定期开展思政教育学术交流会,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在民航业内不断探寻党建工作的实施路径,传承和发扬党的“红色基因”传统优势,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民航事业忠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共同为祖国、为民航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