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强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二十一世纪是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日语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备选的二外课程之一,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多,学习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学习方式也越发多样,而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日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就越发地凸显出来了。比如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二外日语教学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二外日语在高校课程设置里从前是专业必修课,后改名专业限选课,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时数不断减少。以笔者所任教的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二外开设的时间从4个学期改为3个学期最后改为2个学期。目前是大三年级的两个学期开课每周4个课时,教材为《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由于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自学能力相对较弱,教学时数又非常有限,两个学期下来只能完成初级上册的内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兼顾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文化上的熏陶,时间紧,难度大。因此,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不足已成为影响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时,对二外日语分配足够的教学时间,以保证教学的全面化和深入化。对于需要参加日语能力考试和考研的同学,以及对日语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同学,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课堂学习时间远远不能达到他们完成自己目标的要求。加上二外本身起步晚、学习时间短,大部分学生在大三结束还没有完全掌握学习方法,没有教师的指导,后续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在大四开设日语进阶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为第二外语使用的日语教材,目前国家教育部并没有统编教材。大部分教材把重心放在教授语言知识上,教学内容以词汇和语法为主。部分教材内容过旧、过专,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作为授课内容时要做到有主次之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精讲的精讲,该泛讲的泛讲。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酌情增减。选择讲解的材料内容要深加工,提炼出精华,所选择的材料内容既要准确又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是单纯进行语言的对译和表达,而是具有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之外,还需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地增加日本文化、礼仪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适当增加视听说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理念方面应突破原来以日语语言知识的输入训练为主的设计思想,向突出语言表达,重视交际能力培养,特别是突出听说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在初级阶段,必须注重语言基础和听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调整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二外日语教学模式,总结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根据社会需求和二外日语课程目标的要求,突破以往“满堂灌”、“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需要理论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加强语言输出训练,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建议对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设定具体模块,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上经常采取动态性练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日语语言环境和开展各种训练活动,注重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使学生掌握应对各种场面的表达方式。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日语语言交流能力,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场景,配合相关视频,让学生进行跟读、学唱、分角色表演、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互动教学,训练日语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另外,努力拓展课外教学空间,分配适当的课外任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多媒体课件富含直观的图文资料以及生动活泼的音视频资料,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更受学生的喜爱,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大量搜集教学配套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制作出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优秀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条理直观、清晰、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下快速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地道的日语语音、语调,从而有利于提高听说水平。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外语能力还要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同时还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二外日语课程存在的种种不足,需积极进行优化与改革,改变长久以来固化、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培养出语言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