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旭
(国网四平供电公司,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在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广泛部署了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智能传感装置,促进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信息融合及智能管理与决策。
泛在电力物联网立足现有电网实体与通信技术,将不同能源系统物理互联、时空信息互联、商业互联相融合,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特征。全息感知是指通过RFID、传感器等,动态获取“发-输-变-用”各个环节不同设备、不同用户的状态信息。泛在连接指通过电力专网或移动网络将电力系统中所有设备、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全时空连接。开放共享指在统一平台上利用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共享和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挖掘有效信息,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全方位实时交互。融合创新即通过不同设备、用户,不同时空信息,对内实现全业务在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建成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改革。
目前,国家电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台,这个数字还会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而激增,带来的将是海量的数据。数据是资产,但恶意数据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据的价值挖掘。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挖掘出有用的价值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提供优质的数据基础。第二,恶意数据的检测。当前的恶意数据攻击越来越智能化,传统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随机误差,而对智能化的恶意数据却无能为力。发展有效的恶意数据检测方法关系着物联网数据资产的健康性。第三,数据的隐私保护。构建数据安全分级体系,基于不同安全等级确定数据的开放权限,保障业务执行效率和管理顺畅度。
电力企业深刻理解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紧密围绕公司相关会议部署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要求,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的思路,通过党委会专项议题、各部门专题研讨、生产早会普及培训、邀请内外部专家做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研究,从领导班子成员到一线班组人员逐步形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工作、用物联网模式解决问题的新观念、新思路。把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推动电网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和契机,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拿出创业激情,全局谋划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
目前我国电网存在能源分布不均,网架结构不合理,电网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各个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物联网技术,研发风能、太阳能、负荷实时监测和功率预测系统,建立以火电机组为底层支撑的能源统一调控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提高输电环节可靠性、设备状态自动诊断技术,利用智能传感及智能终端提升保护、通信等二次设备的感知能力和终端智能,实现联合处理、数据传输、综合判断等功能,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程度。结合电力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配电管理系统(IDMS),实现配网状态监测、智能巡检、快速故障诊断恢复、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全部在线;对于难以线上工作的现场作业环节,通过电子身份认证、电子工作票,在线监督,可以降低人员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以一体化“国网云”和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为抓手,遵循一平台、一系统、多场景、微应用建设思路,进一步推动企业级业务流程优化和内外部业务链条贯通。完成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二期建设,初步实现企业数据资产集中管理。初步建成“国网云”平台,向按需获取信息服务迈出关键一步。开展多维精益信息系统适应性调整,实现业财信息多视角、频道化精准展示。开展融媒体云建设,着力打造省级融媒体中心和可视化展示平台。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打造运营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为领导、部门、班组服务的领导驾驶舱、部门监控台和班组透视窗。
电网企业提出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以全寿命周期为主线的成本管理,实现资产的物资流、信息流、价值流有效合一的集约化管理,实现资产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输、变、配电设备数量及异动量迅速增多且运行情况更加复杂,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也愈发艰难。传统的设备巡检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或电子设备进行巡视,面对庞大的巡检任务,一方面对于人员巡检监督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设备巡检、管理、分析、评估的高度集中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智能化手段。泛在电力物联网,利用实物ID数据,实现设备资产规划、采购、建设、运行等全方位在线评估,线下操作;与此同时,营销员、物资人员和建设人员也可以利用实物ID的动态数据,实现帐、卡、物数据更新的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设备账、卡、物的管理水平。物联网实物ID技术可以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标识、感知和信息传送,提升电网资产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电力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的安全风险管控和治理,如研发新一代安全智能电表、安全的通信协议及入侵检测体系,将是我国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