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015年底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商英国标》),该标准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商务英语人才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特点,旨在培养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区别于英语专业以及国贸专业的本科专业,要求人才培养定位应准确,既要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同时要符合应用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江西科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为例,阐述应用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能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人文社科及跨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适合在对外贸易等涉外领域从事商贸活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都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发展定位。江西科技学院是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旨在培养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社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眼于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和行业性。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高素质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核心目标,其专业定位应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江西科技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适合外经贸活动中需要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完善选修课程的设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辅助教学。2.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及时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不断更新案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应用性。3.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采用案例式、任务驱动型、研究性学习、合作型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校企合作等形式,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渠道,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引进相关专业人员扩充师资,鼓励专业教师到高校参加商务英语 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交流等教学、科研研讨活动,从而增加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其次,建立、健全教师激励制度和教师的考核、晋升及评聘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丰富职业资格经历。
(三)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应顺应时代变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因此,教材建设应主遵循适用原则及创新原则。教材的编写应结合当代科学技术,体现出该专业的区别与英语专业及国贸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四)加强校企合作,立足产学互动 不断强化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并发掘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具有行业典型特征、真实的商务职业环境,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和行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专业定位
以培养商务实践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主,建立校企分工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教学内容与产出效果、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要求相对接;通过建立基于线上虚拟课堂,编写特色教材,建立校企互派导师的动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 应用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团队 协作精神及创新创业素质。
(二)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先进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
先进性指的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等进行研究论证,结合实践与调研信息分析地方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需求,使人才培养方案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区域及行业特色,具有先进性的特点。
总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 定位要准确,要关注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要能够服务区域经 济发展,要符合学校的总体发展定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要 明确,思路要清晰,人才培养模式要科学,有创新,能够服务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