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 09:59:56孙静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数学家数学知识多媒体

孙静

(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中学,湖南 岳阳 41400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总结和发展,也是现代人不断发现和学习的基础。有人会说,传统文化跟数学的关系并不是很深,怎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但是,我们从中国历史中发现我国也有很多的数学家,有很多能够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故事。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来促进教学的效率提升。

一、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一旦发现它的有趣之处,很容易会爱上它。很多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都很片面,他们对数学的理解都停留在刻板的地方,没有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趣味。这跟我们平时活动的展开也有一定的关系,学生没有全面了解数学文化,更加看不到传统文化在数学中的体现。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全面的了解数学,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活动中开展一些跟数学相关的文化活动。让数学的灵活性和逻辑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到“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诗词,来帮助他们理解,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开展数学文化活动,让他们看到数学的乐趣。如《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回文诗,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轴对称的诗。利用这个方式,我们展开一次寻诗活动,让学生搜集跟数学知识有关的诗词,并且要能够说出诗词中体现的是哪一个数学知识。这样不仅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整体了解,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学习了传统文化,促进了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在教学中穿插数学故事

数学教学不是只有应用题和计算题的存在的,它也有很多有趣的背景故事,通过这些背景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学会学习数学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去让学生做题,练习,了解固定的概念和解题步骤。但这是很刻板的,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打破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数学故事,让他们能够在学习数字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够对数学背后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充分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赵爽的故事出发,让他们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勾股定理,了解历史文化。“勾股定理”是我们祖先对数学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被沿用至今也是无可厚非。在一千六百年前,我国数学家赵爽写了《勾股圆方图》,是数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部分。而赵爽的勾股圆方图使用的是“弦图”,在2002年,背景举办的数学家大会上的会标就是“弦图”。由此可见,勾股定理对于后世数学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数学发展,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数学本身的趣味性需要通过教学媒体来将其更加完美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激发兴趣,促进数学教学的良好展开。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一个良好的应用,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单纯的语言讲授很难将传统文化良好的应用在教学中,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传统数学文化,帮助他们在历史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学习文化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进步和效率的提高。

例如,我国的《墨经》大约是公元前4~前3世纪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最早给出了圆的定义:“圜,一周同长也。”这段历史可以用来进行“圆的定义”的教学,让他们从历史经典文化中去了解当下的数学文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有趣的数学家的故事。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人物,因为他计算的圆周率被我们一直沿用,甚至很多家长以孩子会被完整的圆周率而自豪。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放一些关于祖冲之的动画视频,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学习数学文化。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数学发展是有其根本的,我们的数学文化并不落后于任何国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传统文化的应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一些不同的形式和载体来更好的实现。文化活动的展开,数学故事的铺垫,以及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数学,了解传统文化在数学中的体现。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数学文化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家数学知识多媒体
“买来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2021年6期)2021-11-06 05:18:52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2021年12期)2021-04-19 13:43:36
数学家相亲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