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019-01-13 08:41:35李良健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情境

李良健

(广东省德庆县孔中路孔子学校小学部,广东 德庆 526600)

一、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是小学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其本就具有无限之美。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开,就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并彰显出美术应该具有的吸引力和魅力。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想情感,通过换位思考,促进学生在教学中活跃思想,努力营造具有吸引力且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其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加上学生普遍对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兴趣,学生更有兴趣通过信息科技设备进行学习。小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注重对技能与教学重点的讲授,难以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散思维,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示教学内容,更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热情,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成熟。然而,学生往往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内容。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同时,在美术教学理论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让学生获得更宽广的学习路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循循善诱,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品内涵,而且要辅导学生理解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感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从作品中学到画面与颜色,而且对作品整体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导者,应具有优质的教师风范和专业素养,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在《纸风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我创作并积极展示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掘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艺术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具有强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教师若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就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征,有意识地进行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创作。教师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各种丰富的色彩与图画。这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画面中的情感。如,教师在教学生画“翩翩起舞的蝴蝶”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情境。在为学生展示这一画面的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配的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还可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拉近画面距离、放慢播放速度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观察蝴蝶的特征,了解蝴蝶飞舞的姿态。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集体创作空间,并放手让学生创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学生练习环节,笔者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讨论素材的取舍、构图、配色等,分工合作,以此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主导退居其次。在集体创作中,学生积极商议协作,互帮互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使作品更完美,这正是集体创作的魅力。活动开始时,笔者提醒学生“孙悟空一会儿下去选水果”,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制作过程中,笔者播放《水果也疯狂》的短片,为学生展示片中各种各样新奇独特的水果造型,如篮球形状的橘子、像章鱼的香蕉、芒果小狗等。学生可以一边做一边观看。这些水果会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不再让学生拘束于水果原有的颜色和造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创作氛围,有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这个创作的过程是快乐的、自由的,并带有创造意味,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更大的精神快感,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新颖、多样的艺术作品。

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方式的创新成效直观、显著。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为改革核心开展教学,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应用先进的信息科技设备和积极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