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第一师八团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017)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合作的形式进行的课堂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而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上,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精髓,教学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没能深入到学生心中,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
首先,体现在教学秩序的混乱。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教师布置出教学任务后,由学生自行讨论,没有作出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出现开小差、偏离主题等现象。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向学生传达合作学习的精髓,组织开展小组学习的程序,学生面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和无从下手,大大影响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传统的分组形式难以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会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进行合理地分组,他们只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学生自由搭配等方式进行随机的分组。这样会出现一些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得十分沉默,各自都不提出意见,而另外一些小组的讨论则表现得极为激烈,过分热闹,甚至会出现教学任务只由某小部分的学生完成,不能促使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
再次,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上,选取的问题过于简单化,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问题不必进行小组合作,就能马上得到准确的答案,这类问题的讨论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会大大削减学生的兴趣。持续下来,学生会对没有兴趣的课题产生排斥,甚至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加提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合作不单是为了完成任务,合作中小组成员还能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合作意识要从学生时期培养起来,树立团队合作精神,才能为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做好准备。新课程中提出开展初中音乐课堂的合作学习,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1.建立长期的合作小组。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小组搭配,确定小组成员后,形成长期的小组合作关系,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上他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熟悉,潜移默化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在音乐课堂上,适时开展竞赛活动,如“歌词接龙”“我爱猜歌曲”“角色扮演”,或者小组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合作意识。
3.合理地安排座位。合作学习与其他的教学方式不一样,需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常规的课堂座位,没法让学生充分开展小组讨论,可采用圆桌设计等把小组区分好。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向学生正确传达合作学习的观念,指导他们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勇于表达他们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第一,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和倾听。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在听和说中学习。第二,让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去帮助他人,如擅长唱歌的学生可以主动帮助那些唱歌有待提高的同学,让他们在相互帮助支持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第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的交流,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主动走到小组谈论中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实际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关键,提出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且不适用于小组合作。所以,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把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当中,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合理地、恰当地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
新课程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音乐教师要正确对待课程改革,接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不断推进对这种方式的探究。教师要通过营造合作的气氛,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让合作学习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当中。同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初中音乐课堂上提出“合作学习”的新教育方式。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初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现状,提出实施的措施和策略,从而促进课堂的顺利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