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3 02:21:54孙红卫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学时仪器测量

孙红卫

(河南省地质高级技工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工程测量课程现状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课程内容基本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在专业认证背景下仍有许多不足,作者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及工程测量课程特点,分析工程测量的课程现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满足“新工科”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学时少,分配不合理

目前,很多学校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课程设置成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课程16学时。就目前实际工程中用到的测量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来说,既要学习传统的基本测量理论,又要补充新的知识,48学时的课程会使教学内容或删减很多或讲解浅显,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学的不够扎实。同时,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既要学会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又要学会测量的技能,16学时远不能满足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弥补课时少的不足。

(二)实验设备更新慢,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目前,由于高校的经费有限,测绘仪器相对又很贵重,非测绘专业对测量设备的更新相对较慢。非测绘工程单位以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经纬仪等为主要测量设备,这些仪器在很多高校还不能普及,即使有也只够教师演示使用,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实验室测量仪器普遍滞后于建设单位,教师对实验仪器的原理及操作的讲解,还主要放在本校原有的设备上,测量知识较为落后。在测量内业计算时,学生主要以手算为主,而建设单位早已实现了电算。缺乏新设备支撑的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很难达成“社会需求适应度”的标准,实现不了“零距离”就业要求。

(三)教学模式刻板,师资力量薄弱

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管理的制约,上课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即使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供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仍然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多数注重学历而非工程实践能力,大多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缺乏,知识结构单一。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学习远不及实际工程测量人员,知识更新较慢。

二、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

新时期,专业认证重心落在以“学生中心”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因此,高校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也要向着这个目标进行改革。

(一)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专业认证提出的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目标是学生了解工程测量的原理,学会测量仪器的使用及实际工程的测量。理论的学习为实践操作提供服务,用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质量的培养。增加项目式实训环节,根据课程内容和测量工作实际要求将工程测量实训环节分解为若干个贴近实际的测量项目,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岗位要求所需的时间。因此,在48学时的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践学时比例,并充分利用工程测量实训课程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互助式学习

工程测量课程在实践操作训练中需要多人配合,小组互助式学习满足了这一要求。每组4-5人,组员可以自行分配,并选出一名组长,方便老师联系,同时能够协调组员的分工。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促进学习。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可以指派一人回答问题,不足之处其他同学补充,改变原本刻板的被动学习方式。且因为荣誉感的存在,组与组之间会形成竞争态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主导课堂,翻转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依据专业认证“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学生主导课堂,老师辅助教学。在每节课下课之前,老师要布置下次课的讲解内容,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学习,再次上课时,教师随机选出学生到台上给大家讲解,不足之处组员补充,不对的地方老师要及时纠正。课上留够一定时间,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以便学生课后复习。学生由原来的填鸭式学习,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习主动性增强。

(四)互联网+和大数据多平台学习

网络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慕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慕课”又称MOOCs,即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s(课程)4个词的首字母缩写,指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慕课”及时掌握工程测量的最新技术和测量方法。

(五)设计工程测量比赛,以赛促学

专业竞赛能有效的将本专业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学校或本专业,每年定时开展工程测量比赛,设计工程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报名参加比赛,根据测量过程的内外业完成情况,评出比赛结果,相应的给予奖励及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重视起来,具体体现在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对于具体课程,强调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原有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认证提出的新的培养目标。经过多方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工程测量实践能力更强。

猜你喜欢
学时仪器测量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