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亚娟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职教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而对劳动者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与学科性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侧重于技能培训,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其独有的特点要求职业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有的放矢”。
所谓“的”指的是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依据其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在职培训、新技能、新规章培训等等。不同类别的培训其教育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如岗前培训主要是目的是掌握未来岗位技能、规章制度以便适应岗位工作;在职培训则是对在职工人进行继续教育,使员工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尽管如此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即“用”。只有所学东西通过人的大脑和手,同机器相结合生产出产品,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这样职业教育的目的才算达到。所以做为一个职业教育者要严格把握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像射箭,只有瞄好靶心,才能一箭中的。
俗语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把握好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我们就可以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来为此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做为一个职业教育者,我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下几种。
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参与式教学模式,这类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每个培训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这类教学活动的形式一般比较灵活,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一般较强。在这种培训中,学员的主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调动,但教师仍然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员主动参与培训。其主要方法有:
1.案例研究。该方法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向参加者展示真实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参加者依据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参加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游戏启发。该方法是发动大家参与某个游戏来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大家的协作能力。如著名的啤酒游戏就是使学员在做游戏的同时明白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3.实验教学。即充分立用学校实验室,使学员能及时把所学的内容在实践中反复应用,以达到熟练掌握。
职业教育主要注重的是产教结合,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单方的讲,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即教学、生产、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其方法主要有:
1.现场教学。即教育者带领学员走出教室走入车间,直接面对机器实行手把手的现场教学。职业教育的对象多为准备上岗或正在工作人员,他们对机器并不陌生,相反对书本理论却难以理解,带领他们直接面对实物进行讲解更有助于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况且书本知识是静态的,而实际的机器操作过程中却难免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新情况,现场教学就可以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邀请式教学。做为一个教育者毕竟参加实践的机会不多,其实践经验比起那些基层队里的工人师傅还是略显不足,为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可以经常邀请基层劳动能手来校为学员上课,请他们多给学员讲一些工作中的实例,和学员一起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大家共同讨论,在切磋中共同进步。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的出现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新的信息传输手段和认识工具给职业教育的教和学的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更加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己在职教领域广泛应用。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所谓多媒体也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对图文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加工、传输和播放的综合技术。多媒体具有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学员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形成刺激,从而更容易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远程教学。过程教育指的是利用函授、电化教育、计算机互联网、微波卫星通信等技术对学员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它包括卫星教育培训电视系统、在线电视系统、图文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网络远程教学等。这些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等诸多优点,尤其是网络远程教学不但可以同步授课还可以进行作业上交、课件下载、网络答疑,非常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3.辅助教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职教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职教机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大都齐备,如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各种声光设备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施,采用软件教学、声像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把握职业教育的目的,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员负责,对职教育事业负责,就能使职教机构成为为工矿、企业输送人才的基地,为祖国经济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