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红玲
(南昌外国语九里象湖城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0)
根据当前我国教育现状分析,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与应用极大限度地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与环节进行更为有效的融合,从本质上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和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总体而言,翻转课堂的出现符合当前新课改理念,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的呈现形式,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价值性与体验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一种基于新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类的教学手段及形式,它意在通过加强学生自主预习力度,结合师生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为课堂教学效率的发挥节省了大部分时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翻转课堂主要借力于网络、多媒体等诸多便捷手段,让学生在原有语文课本内容预习之外,拓展资源的同时为课前准备奠定扎实的基础。实际课堂上,学生只要将自己不容易消化的疑问与问题出示,在与同学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探究并获得解答。所以翻转课堂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们自主的学习积极性,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动力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此外,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语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和逐层学习的践行[1]。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是语文教师提前制定教学内容与明确教学目标的根本动力,也是助力于激发学生热情与兴趣的学习动机。所以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紧跟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脚步,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易于对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特别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较为零碎,诸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通过自我的体验感悟和不断积累出来的,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使用可以从对识字学词基础教学、语法教学入手。在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视频讲解教学的帮助下,事先摸清教学环节中的重难点,并掌握方法进行自我消化和反复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得到充分的预热,就连课后巩固环节也能更加优化。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省,为教师对重要知识模块的指导与讲解做下了充足的准备[2]。
对于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语文教师的角色对此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想切实运用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前,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解析,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较为全面且透彻的掌控,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重点与难点,联系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展开语文课堂教学。虽然翻转课堂主张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小学生学龄认知与自身发展特点皆尚未成型,所以造成了他们的理解与思维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有效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与学习知识。如果抛弃翻转课堂的实质,一味地任凭学生自由学习闭门造车,课堂副作用会层出不穷,学习效果不堪设想[3]。
翻转课堂最为突出的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单一乏味的教学活动往往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学习更为如此。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增加自主体验机会,增加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因材施教,保证语文教学有效性。
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首先就是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们自主做好课前学习准备,充分预习内容发现并记录问题,切实做到最大限度节省课堂主要教学时间,将时间与空间都留给存在争议和需要集体合作探究的知识讲授模块,加强学习。同样教师要在语文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提出的实效性与高效关注性,进而引发学生小组与小组间的集中合作讨论与探讨,并总结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教师有激励性的不断提问,促成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合作探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后教师更要注意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总结和对知识的反复巩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运用翻转课堂,更可以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结合小学生的记忆方式和特点,教师应督促学生掌握课后巩固的实用方法:自我反思和反复强化。在巩固过程中,家长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加入配合,与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有了家长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更高,实现家校共同进步,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加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构设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配合翻转课堂中具有针对性、独特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其中课堂交流探究的过程更是将语文教学有效性与实质送达至一个更新的高度,善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将各个教学段落进行渗透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