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建峰 2 江毅
( 1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2浙江省常山育才初中 , 浙江 常山 324200)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目标要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要从单一的知识点、单篇的语文教学转变为大单元设计。大单元的设计学习,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有效对接。
那么该如何设计大单元的学习呢?本文以七下第三单元为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单元导语如下: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的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这一个单元目标明确提出了学习任务和阅读方法:
学习任务:1.感受普通人身上的优秀品格,引导人向善、务实、求美。2.学习熟读精思,把握文章重点,感受文章意蕴。
阅读方法: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教育的目的,在于“成人”。对于青少年来说,感受人,理解人,思考人,是促使自己精神成长、个性成熟的重要途径。本单元讲的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语言,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但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和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精华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不散。
《阿长与〈山海经〉》首先,题目明确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第二,阿长一望便是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第三,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更大好奇:这样的一个粗俗可笑的乡下保姆与《山海经》究竟有什么故事?因而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老王》着重回忆了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显然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台阶》一文,如果把文中的“我”去了,几乎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不妨碍文章的主题表现。但作者为什么要加入一个“我”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故事有真实感吗?显然不是的,用“我”来讲这个故事,就容易让读者走入父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父亲的辛酸和痛苦,还有父亲为“我”筑起了生命的台阶,我是父亲生命的延续,使得小说就具有时代意义。
以一篇文章为例,其他文章为训练的点,教会学生怎么去把握文章重点。
《卖油翁》开头就交代“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此自矜”,欧阳修为什么特意要点出陈康肃的身份,是公,而且是很自矜的,为下文的翁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
《台阶》“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父亲用了一辈子完成了高台阶的目标,那么按道理,应该是快乐是幸福的,为什么父亲却会是若有所失呢?他失去了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老了的缘故吗。
《阿长与〈山海经〉》多次出现“伟大的神力”,这就是文章反复之处,需要不断咀嚼的。两处的“伟大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
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的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时别人不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有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1.多余之处
《台阶》写三阶台阶,其中有写到“我”跳台阶,“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这简直的啰嗦的不得了,看起来都是多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其中大有意蕴。
2.自相矛盾之处
《老王》一文中,我问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这是明显的答不对题,老王为什么这么回答,是因为他觉得那儿不是他的家,家应该是有亲人,有关心有温暖的地方,这一回答一方面写出了老王的孤苦伶仃,也写出了他对亲人的渴望,所以他会把杨绛一家人当做亲人一样看待,愿意给他家冰减半,愿意免费送默存去医院,会在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个矛盾的回答,为后文所有的不合理给了解释。
3.不合常理之处
《台阶》中,房子造好了,父亲拿出四个大鞭炮,可是这么坚韧的父亲却竟然不敢放鞭炮。还有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些都有不合常情之处,而这些往往是文章的关键语句。
这样以大单元为核心设计的学习,学生学会的就不是一篇篇文章,而会是一种种学习方法。这样设计学习,出发点不会是单一的一篇课文,而是其统率作用的“大”的观念、项目、任务和问题,就能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