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炬光小学,四川 南充 637661)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体育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影响巨大。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始终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以至于体育教育始终处于低效状态之上,这使得农村小学体育教育遇到了困境。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落实的背景下,进一步做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让其能够达到高效教育水平,以实现对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在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让其达到高效的标准,就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流程来看,课前热身活动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出现运动损伤,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因此对课前热身活动进行趣味设计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我会在热身环节为他们设计“动感健身操”,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热身,由此来调动学生的热身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我还会在课前热身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抢凳子、木头人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身体状态的调整,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带来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很容易在课前游戏中出现过于投入而遇到运动危险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课前热身环节中,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安全保护,确保他们可以在绝对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热身,从而更好的实现农村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教育目标。
“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是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方法。传统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多侧重于示范,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效果远远达不到高效课堂的标准,这使得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始终难以实现突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在学习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示范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语言、行为互动,进一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进步与突破。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规范跳远动作的示范,还要进入到学生的训练环节当中,与他们一起进行跳远训练,由此来对学生的跳远动作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又或者在进行“50米速跑”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愿意摆臂,这种不规范的跑步动作,不仅会影响他们的速度,还容易出现摔倒,而且这种跑步方式并不美观。针对于学生的这种跑步方法,我对他们的动作进行了还原,并让他们通过观察来发现这种跑步方法的弊端,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的纠正,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为他们的跑步水平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体育比赛,增强学习体验”是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推动农村小学教学水平进步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学习乐趣,就必须要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感受体育乐趣,从而实现对他们的体育学习动力培养。例如我会定期在学校中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包括田径、足球等,其目的就是借助这些趣味比赛,来提升学生的体育体验,让他们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除此之外,我还会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例如田径世锦赛、女排比赛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体育比赛,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并让他们在观看比赛视频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课堂构建目标,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做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是推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进步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结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分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成长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的提升,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也为进一步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更好的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带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