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吉昌 马悦
(山东天宇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实现低碳排放是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对于减少垃圾生产、降低能源消耗等都要着重考虑,使到建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为一体。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综合体;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各个部门的协调统一,合理组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生态平衡系统不被破坏,使各项的施工活动都可以符合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通的规律;在减少影响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能适度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小或保证对环境没有污染。
许多建筑行业盲目地认定,凡是带有绿色植物和喷泉水池设施都是绿色建筑,至于内部原材料等资源和能源消耗数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对室内环境影响小等细节,却未能给予充分地重视,严重情况下会直接认定绿色建筑务必要开发沿用更为高端的技术方式,某类层面上令绿色建筑长期深陷于高成本消耗和高价格销售的等级层次之中,使得市场内部绿色建筑的需求至此无法顺利衍生和大范围拓展。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唯独市场内部存在强烈的绿色建筑设施构筑和应用需求,才可确保房地产行业在全国不同区域之中布置落实适当规模的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规划方案。
绿色建筑,这一节能话题目非常的笼统,对法律责任不明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操作。另外,对绿色建设的设计方面,由于标准性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不到位。建设方是不是要执行绿色建筑,从设计和施工标准都只是表面上的形式,并不落实到位,使得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推进不受到法律的保障。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是一项复杂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程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达到了相关标准[1]。施工管理无秩序,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组成成分多数是民营或个体私营单位,家族式企业也占据相当比重,施工管理人员的组成结构也不合理,大多数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相关标准,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首先是确保工程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选购应严格参照国家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对施工技术的检测,主要方面是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浇筑工艺以及钢筋的应用方式等等,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规范来进行操作,一旦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
建筑项目所采用的结构材料,一般是使用满足施工规定的商品砂浆和预拌混凝土;围护材料一般选用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较强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不仅要保证施工材料有足够的安全性、耐久性,还要保证材料的保温效果以及隔热效果为最佳,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对于模板和脚手架这些周转材料的选用,要优化模板的支撑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最大程度上提高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按照施工现场的设计图,将施工材料存放在合理的位置,对材料的装载和运卸要以规范的操作进行;尽量使用一些含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在施工场地建立一个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分类收集废弃材料,回收再利用。
加强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内容要对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各类资源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的资源有水资源、材料资源如混凝土、钢筋等等。首先,要想保证资源能源的使用不浪费,就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节约意识的思想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可以选择使用节水器材,而在用电方面可以通过安装电表来监控用电的情况,注意在非用电操作环境下尽量关掉电源。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支出,还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是倡导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第二,则要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能源及提高绿色施工效益,在装饰装修前,应制定科学的建筑施工耗能标准,尽可能选择能耗低及节能效果好、绿色环保的建筑产品,尤其是在选购相关装饰装修材料时,要选用隔热性能好及保温、所含有害物质较少的物质材料进行施工作业。
在绿色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强化队伍建设来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使其达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在聘用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绿色建筑施工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有扎实的工作经验,了解我国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聘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提高整体的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城市人口的激增,现阶段城市对于建筑需求不断提高,这正是我们推广绿色建筑的机会。面对这一困难局面,我们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等方式,来加快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