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勇
(浙江省嵊州市北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浙江 嵊州 312400)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动静结合、数形相连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能够为学生们动态呈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发挥出信息技术在视频、音频等形式上的优势,更好的为学生呈现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较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虽然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学生极易产生畏惧心理。基于此,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能够将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实践笔者发现数学教学开展困境并非是如何突破抽象知识点,或者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而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本质。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学科,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笔者尝试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素材入手,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会涉及到多种图形的认识和运算,立体图形不同平面中点线面的关系、图形面积周长计算等内容,由于学生受到想象力的局限性的影响,极易混淆其中的内在联系,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形间的关系清晰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难点内容,化解复杂的知识点,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进而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传统单一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要先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热议的数学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为课堂互动创造了机会,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有计划的融入影音、图片等内容,为学生解析数学知识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多方互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带领学生全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总结数学知识,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部分知识点时,要先使学生们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如果教师直接引导学生看书,则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关联性,笔者尝试采用电子白板,在课件中为学生展示两个角平移交叠,同时任意延长或缩短角的边长,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角度数的大小与角两边分开的大小相关,而与角边长的长度无关。因此,采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清楚的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动态化的示范提高学生的空间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仅靠课上时间是不够的,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牢固,同时不会使学生出现知识断层,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笔者尝试将课上讲解的内容精练为微课小视频,不要小看这个小视频,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回顾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将微课发给学生的家长,使家长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温习,及时查缺补漏,理解数学知识,巩固课上掌握的内容。此外,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设置交互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作业中遇到的疑难点等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静止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化,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