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
(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小学,贵州 遵义 563000)
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语文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能够有效的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布置课外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良好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外作业设计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兴趣。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明确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而课外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也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首先,语文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动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设计形式,设计出难度适宜的课外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课外作业实践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外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注重设计具有层次化的课外作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知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同时,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设计和布置课外作业时,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利用具有针对性特点的课外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有效的锻炼自身的思维创造性和思维敏捷性,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教学问题是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具有单一性,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布置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形式,在巩固小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注意作业的玩耍性、可看性、可读性特点,促使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锻炼自身的创造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时,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朗读环节布置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朗读,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感情。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来设计和布置具有层次性的课外作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外作业实践中,有利于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外作业,第一题是“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录制相关视频”;第二题是“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结合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来制作手抄报”;第三题是“要求学生以《送别》为主题进行短文写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课外作业,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将课外作业都完成。
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诸多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科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所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主要包含了结果评价、鼓励评价、正误评价等,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来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语文教师在进行学生课外作业的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业质量、思维方式等,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存在差异,所以,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评价方式,逐步由一次评价形式转变为多次评价形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作业修改时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修改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方式,从而能够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文章内容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要求学生选择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并且,要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制作成好书推荐卡,在班级内部与同学进行分享。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出发点,来设计形式多样化和评价多元化的课外作业,并且,在课外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小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能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课外作业,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在课外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