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某区如何发展物流业

2019-01-12 20:45:50李何斌
魅力中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企业

李何斌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湖南 永州 425000)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某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比较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物流要素聚集强。某区毗邻两广,靠近港澳,地理上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生产要素聚集,后发优势明显,具备物流业发展的条件。

(二)自然资源充足,物流市场需求大。城郊闲置土地多,交通便捷,利建大型仓库,发展仓储业和流通加工业。且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优质稻田基地,“珠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物流市场需求大。

(三)工业基础雄厚,物流做强空间大。以食品、轻纺、建材、机械、药品五大支柱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拥有规模工业企业350多家。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强势推进,工业企业规模数量齐升,物流依存度更大,发展空间更广。

(四)商业贸易发达,物流网络覆盖广。目前,某区已初步形成商业、物资、粮食、农产品等9大体系,16大商场和15大购物中心,4大集贸市场为骨架的内外贸基地,构成了相应的物流体系和运行网络。

(五)交通通讯便捷,物流发展基础好。区内有铁路、高铁、公路、水路、航空多位一体的交通体系,现代先进水平的程控交换和数字传输光缆微波通讯网络,奠定了发展现代物流业基础。

二、主要问题

据调查,某区包括运输、配送、仓储等业务的物流业法人单位有68家,个体工商户39家,加上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中的自有物流部分,具备了物流业发展雏形,但在“物”的“流进”、“流出”与本地产业、加工业,尤其是优势产业结合不紧,未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供销一体的产业链。主要表现在:

(一)无长期发展规划,市场布局不合理。目前,某区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业处于自发状态,物流企业散布在城区6个街道和22个片区,建设布局参差不齐,与某区发展不相适应。

(二)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装备落后。某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进展缓慢,除弟兄、军联物流业外,绝大多数没有储运场地。同时,也仅弟兄物流等少数几家企业自有运输工具,其他以租用社会个体车辆为主,交通运输设备差,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集疏运能力弱。物流企业“脏、乱、差“,严重影响运输效率和市容形象。

(三)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某区物流企业以零散的小型配货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为主,规模较小,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四)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市场监管不到位。物流管理涉及商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龙头多难治水”,物流企业水平难以提升。

(五)信息化建设滞后,现代化水平极低。某区里75%的物流企业为“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三个一”工程。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人才专业水平较低,物流业信息应用、资源整合不够,服务方式、内容单一,多数经营业户仍是自我封闭、单打独斗的“家庭作坊”式运作。

三、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引领现代物流业发展。坚持市、区联动,聘请专家学者,组成专业队伍,尽快制定出台《某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及仓储场地,并留足物流发展空间。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按照“湘粤桂边际区域中心大商贸物流基地”的总体要求,重点突出三大领域:一是行业分拨型物流,依托工业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合理布局分拨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区域的分拨配送;二是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首府区优势和快速发展的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力争形成辐射全市、全省的消费品配送中心;三是产业基地型物流,即依托高科技园、农科园,科学布局物流项目,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二)以夯实平台为基础,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一是搭建物流园区平台。将物流业列入市、区两级开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物流园区用地保障、税收支持、金融服务、财政扶持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区财政预算物流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引进外资,有效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构筑对外合作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组织某区物流企业“走出去”,定期与国内物流业发达地区联系,加强与国内先进物流企业合作;切实有效“引进来”,主动承接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特别是引进2—3家物流公司总部落户某区。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经验,提高本地物流业档次和水平。三是建立相互沟通平台。建设物流业信息中心,做好物流业互联网站,让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信息能有效沟通,大力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全程物流服务、增值物流服务等物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互惠共赢。四是强化人才建设平台。政府有计划组织定向培训现有物流从业人员,并分期分批有序引进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三)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促进现有物流业转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产业、市场、交通为依托,以整合资源、推进集聚发展、防止同质竞争、推动产业升级为原则,分功能、分区域合理调整布局现有物流企业,促进加快转型升级。应像抓农贸市场改造一样,明确责任领导和时间节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经营”,“划行归市”,统一建设,集中管理。参照湘南汽车大世界项目建设方法,鼓励物流企业合资合股,通过招拍挂形式建设物流中心项目,政府及部门做好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等组织协调工作,探索园区、部门、企业、行业互利互惠综合物流开发,推动物流企业进园区、出城区。通过制定规范物流市场的制度,约束、规范主体行为。建立、发挥物流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相互协作和行业自律,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

(四)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助推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物流发展部门联动机制,由综合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各执法部门管理职权,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主体,重点解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某区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谨防政出多门,草率定规,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综合性。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