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9-01-12 22:01:40熊文杰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定律高中物理物理

熊文杰

(江西省丰城九中,江西 宜春 331100)

高中物理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比较高,同时非常注重逻辑性的一门学科,而纵观当前的教学,不少教师缺乏逻辑化意识,教学的逻辑层次混乱、粗略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了教学的低效,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做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互动式教学方式。高中物理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探讨课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或物理现象展开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是平等的,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也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其次,提问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之前,由学生进行预习,并提出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疑问,由教师进行回答或者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疑问的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即提高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在质疑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会带动整个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这种带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进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物理方法的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基础高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整合分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典型学习方法的接受,,从那些典型的物理学习方法中提高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尽可能的使学生清晰的了解教学中运用的典型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紧抓等效方法、微元法、理想化方法、对称方法等一般方法,不断灌输这些方法的作用,强化学生记忆,使学生建构起物理学习方法的基础框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解玻意耳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楞次定律的规律时,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发现其规律,促使学生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外,还应充分挖掘物理问题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所蕴藏的意义就在于此。猜想是人们凭想象未经逻辑分析而对问题结果做出合理推断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学说的出现,都是从大胆的猜想和提出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艰辛和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机会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创新之基: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物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观察、探究、分析等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将定律的内容讲述一遍,让学生将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基本等于零。学生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就不会理解电磁感应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电磁感应的定律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没有通过具体的表征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学生就不可能通过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来掌握这个定律,更不能对这个定律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动的结合,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电磁感应定律,在讲解的过程中就每一个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来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问“在电磁感应中,是铁芯产生了电流吗?大家能观察到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流的情况吗?”这样,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思路,仔细观察实验。在讲述结束后,教师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操作,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再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总之,新世纪有着新的挑战,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拥有足够战胜挑战的实力和勇气,更要求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能够时刻创新的头脑。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逐步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物理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教师要相信和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为他们搭建创新的舞台。通过巧妙设置物理问题,开展小组实验,师生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学生的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学生享受物理探究的过程,体验物理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定律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倒霉定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万有引力定律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