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防治需早期开始

2019-01-12 23:44:52侯瑾瑶
人人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阻肺病情病人

侯瑾瑶

(山西省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山西 交城 030500)

引言

慢阻肺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损伤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治疗不规范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咳痰,运动过后呼吸急促都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表现,这些症状的持续体现会让病情恶化,最后会导致病人的呼吸困难,行动受阻,最严重的情况是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可能连最基本的洗脸刷牙、吃饭都无法自己完成。通过以上描述,慢阻肺在早期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是可以治疗的疾病,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再去医治。文章通过慢阻肺的主要发病表现来分析医学角度的治疗措施。

1.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

慢阻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1]:越尽早进行慢阻肺治疗,肺功能恢复的程度越大。肺是有极强代偿功能的器官,疾病的进展一般都是隐形的,不容易被发现,当有所察觉的时候患者会因为抽烟等因素而理解为生理功能的衰老,认为是正常反应。慢阻肺像是埋藏在人机体内的一个“哑声炸弹”,开始时不声不响,但一旦开始有反应了就是“一招制敌”的毙命招数。慢阻肺病人的早期症状看似轻柔,但其实患者机体内里的肺功能已经在逐渐降低,如果患者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则说明肺功能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一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90%以上的慢阻肺病人被漏诊,早期发现就更重要了。慢阻肺的诊断需要依靠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无创、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专家呼吁:要象量血压一样测肺功能,提高慢阻肺确诊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慢阻肺的治疗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两者的组合制剂,可有效控制慢阻肺的症状,最大程度促进肺功能康复,按照临床医嘱服用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慢阻肺的发展,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保证了用药的依存性。慢阻肺这时如果不治疗,就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慢阻肺的临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临床改善主要措施

“早诊断,早治疗”在慢阻肺的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认知。早期诊断的过程中,慢阻肺需要以科学规范治疗为主要基础依据,建立一个长期的治疗规划方案。方案的科学规范可以有效预防病情的延续和加重。慢阻肺平时消无声息,一旦发作起来,病人会极其痛苦,时长感觉呼吸受到阻碍,像是溺水导致的无法呼吸。也有一些患者因为不重视慢阻肺的病情,到后期病情严重了才开始治疗,治疗期间发生一些好转后,又开始减少药物的用量,或者直接停止用药,病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现了病情反复。慢阻肺在发病初期就运用医疗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先缓解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再进行根本治疗。病人除了药物的治疗,还需要适当地做一些运动来提高运动耐受力,改善原有的健康状况。慢阻肺的病情改善还要从源头切断病因,戒烟是改善肺功能的重要举措之一,一定要坚持下去。

3.社区全面覆盖防治

在临床数据技术为主要临床依据的基础上,全面执行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和没有症状的患者并治疗控制,因此建议将肺功能检查放到社区,实现全国范围的大面积地毯式义务检查,将慢阻肺的疾病防患于未然,改善广大群众肺功能下降的概率,将“早发现早治疗”落到实处。社区工作的开展可以从筛查工作为起点,第一时间对慢阻肺的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肺功能检查应该像老人检查血压血糖一样定时定点,社区规定40岁以上的群体,按照周期去做肺功能检查。对于长期酗烟和长期在粉尘、柴烟、油烟环境下工作的人,统称为“四高”群体,这四种人群应该更早地接受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诊断的指标,对于发现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非常有帮助,因为早期不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肺功能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损伤,不会表现在机体上。临床的主要检测手段是通过检查患者第一秒用力的呼吸容量,需要超过预计值的80%,呼吸容量不足80%的患者,前期可定期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制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础药物,该药物可以扩张病人的支气管,帮助病人改善呼吸急促症状,保证呼吸管道呼吸顺畅。

4.小结

总体来说,国家的医疗机构仍然需要加快基层慢性呼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慢阻肺疾病归纳到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行列中,比如社区的义务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检查极大程度地预防治疗慢阻肺的疾病。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思想工作,将慢阻肺的工作防患于未然,改善目前患者对病情不重视的情况。

猜你喜欢
阻肺病情病人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谁是病人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夏季是治疗慢阻肺的“黄金期”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