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2019-01-12 20:21:40苏文英
魅力中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初中生社交心理健康

苏文英

(德昌县第三中学,四川 凉山 615500)

心理健康是对学生的内部心理表征和面貌的状态描述,是影响一个学生身心是否能够得到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近年来才提出的热门词语,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早就已经存在,由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欠缺,对其没有科学准确的研究定论,也没有过多的研究和关注等种种原因,导致这个问题像“滚雪团”一样越来越严重,这也成为班主任心中的一块巨石。

一、班主任要意识到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除了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学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以外,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到初中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学生的年龄已经半大不小,心理认知阶段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或形式运算阶段,而且伴随着网络的发达与进步,学生可以从多个途径去获取信息,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速度完全不匹配,这才是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班主任要认识到初中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危人群,还要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个健全的人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近年来频频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究其根底,不也是因为教师群体没有重视和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吗!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的管理和秩序的维护,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所以班主任要更多地从初中生的认知方式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和学生打好关系,才能倾听到学生内心真正的声音,找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水平。

二、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社交方面去观察学生,窥见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突出表现于社交方面,所以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人际交往这方面去观察学生,窥见学生在社交方面的心理状态和健康水平。班主任要判断学生有无社交,因为对于某些特殊群体而言,没有社交也属于正常社交的一种。班主任在剔除了个别特殊的学生以外,还要关注有社交的学生是否是正常社交。一个正常初中生的社交应该更多集中于校园内,尽管有个别好朋友转学仍然保持联系这类情况属于学生之间的社交,也是正常的。社交关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从“相似性”这个角度去体现的,这也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渴望像港片里的大哥大一样,那么他的交友重心就自然会从校园转向校外的社会人群,因为这样更易于该学生靠近他的行为目标;如果一个学生更多愿意接触学习拔尖的学生,那么这个学生表露出的意愿也就更加倾向于校园或者学业。

三、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去观察学生的心理面貌和判断他的健康水平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期和青春期的集中时期,遇事更容易暴躁易怒,很难对事情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表现出的特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状态。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没有那么高的警惕性,更容易表露出真实的自己,很多学生的内部心理习惯和特点也会暴露在日常行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叛逆期和青春时期的初中生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也会表现的更加叛逆,难以管理和约束学生,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扼制这种恶劣现象的话,学生对教师和班主任的印象和态度甚至可能上升至敌视、仇视的层面,这既不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所以班主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观察,就会降低学生的防备心理和警惕性,观察到学生更加真实的一面,利于班主任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正确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便于班主任在后续教学和管理中对学生调整好应对的策略和态度。

四、班主任要对心理处于亚健康甚至更弱水平的学生保持耐心、耐心和爱心

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遗传和生活环境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尽管学生已经步入初中阶段,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是无可奈何的,他们受到原生家庭的侵染和影响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学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成为一个心理亚健康的学生,不是学生想要的一个结果,也不是学生主动追求的。班主任要对这部分学生保持信心,相信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知道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情绪,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要对他们保持耐心,因为任何一个人,何况是一个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想要从亚健康水平回复到正常的健康水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的耐心,是帮助这部分学生群体坚定走出亚健康水平的助力;要对他们保持爱心,因为没有哪个学生不受班主任的影响,班主任的态度很多时候就是初中生的行动指南。如果班主任端正对这部分学生的态度的话,班主任的爱心将会成为这部分学生坚持的动力和努力调整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机,将会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注入坚持的力量和信心。在这样的班主任的关心和鼓励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得到了重视,还得到了合适的、科学的解决办法,不仅使学生受益,班主任也能从学生的改变中得到快乐。

一方面,想要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这部分学生真正有所帮助,初中班主任首要就是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只要班主任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才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也应该注意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初中生本就处于一个敏感、暴躁、易怒的时期,如果班主任表露得过于直白的话,不仅没有帮助到学生,反而还会激起学生的叛逆情绪和反抗意识。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面貌不仅没有了解,反而还恶化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产生了警惕性和防备意识。班主任再想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窥见学生的心理世界,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更加困难了。

初中班主任要肩负起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担,不仅在于班主任肩上对于学生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还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殊性,造就了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属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导致了初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初中生社交心理健康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