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平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校,重庆 409000)
小学生自制力弱,故而,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做好引导,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突破点,融入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竞争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数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学科,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求知欲,从而逐渐转变为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调动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形式,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般说来,互动的方式有三种,即趣味的课堂导入、情景表演式、游戏教学模式,教师要合理地将它们融入到课堂中去。
趣味导入即在课堂导入中,运用比较有趣的问题开启本堂课的教学,互动的方式可以直接采用简洁的问答模式。以往的教学课堂,教师只是循规蹈矩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了,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难免无聊死板,而趣味问题的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能给本堂课的高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数学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可以问一个稍微有概括性的问题,作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考察,如“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重点公式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起来总结回答一下吗?”,然后就是抽学生起来回答,当然,学生是否答对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他们起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避免课堂太过严肃,达不到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强调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故而,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情景,首先,可以在习题中密切联系生活,这个方式的实现需要教师积极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找寻这样的问题,或是自己出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比如“一年级有学生100个,二年级有学生80个,现有两堆同样重的苹果,各平均分给两个年级的学生,结果二年级的学生每人多分得2斤。问每堆苹果多少斤?”,其次,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买菜问题应该是数学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再现这样的情景,一部分学生演顾客,一部分学生演菜贩,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如乘法表、加减计算等等,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爱动爱玩,教师要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有趣的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轻轻松松的把知识掌握了,这就是游戏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要保证游戏与教学紧密联系,以学生们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开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就以九九乘法表为例,游戏的前提是需要学生们能够熟练背诵,游戏的主体是全班学生,即第一个学生起来出题,下一个学生起来回答,如“五六多少”,答案是“30”,并在全班轮流进行,既可以是学生的座位号,也可以是学号,如若有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则表演一段才艺作为惩罚,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保证欢快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它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概念,公式,课堂上难免无聊,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有些抽象性的词汇看不懂,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要加以重视,并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解决这些问题。概念性的知识,教师可以配以专业的视频讲解,对于较难的公式,则可通过实例运用,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将信息搜索运用起来,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情况是不同的,教师无法精准备课,如果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公式,教师就可以上网搜索,找寻最为适合的实例,在讲解的过程中将公式融入进来,帮助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耽搁课堂时间。
开展竞争教学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好方式。教师要严格把控竞争的度,保证开展的是适当竞争,防止过犹不及,出现恶性竞争,给数学课堂的顺利展开带来难度,得不偿失。竞争的最好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开展竞赛,并且设置奖惩措施,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提问,每回答正确一个,就积一分,累计积分最多的小组取得最终胜利。诸如此类的竞赛方式还有很多,这个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故而,教师要合理利用。
总而言之,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大多需要依靠于他人的引导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来开展课堂,所以以上几种教学课堂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开展,有效开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都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