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019-01-12 20:21:40程明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班级班主任

程明华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校,重庆 409000)

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指的是班主任运用一定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达到使教学更加有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美好的目的。小学生具有多动、警惕性差、不受拘束等特点,学生随时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班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小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学阶段的特点

要知道,小学班级管理与其他教学阶段的管理是不同的,要想更好地进行小学班级管理,就需要先了解小学教学与其他教学阶段有什么区别。小学生就像一块刚刚发掘的玉石,未经雕刻,班主任就是雕刻师,用尽所学去雕刻这块璞玉。小学教育就是雕刻师手中的雕刻工具,为学生逐步雕出轮廓,最终成为一块美玉。因此,小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有以下的区别。

(一)教学重点区别于初中、高中教学

小学教育区别于初中、高中教育的一点是:初中、高中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入教学,以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而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就像划船,需要的是一柄船桨,利用船桨的滑动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船只前进。学习兴趣就是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动力,而班主任就是那柄船桨,为学生提供动力。

(二)教学方式更为灵活

在初中、高中阶段,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班主任课后常常以布置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但在小学,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在课堂上,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做小游戏,一起唱唱歌,一起画画,班主任与学生间能够良性互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也高。当然,这也是因为教学重点的不同,才会导致了小学教育教学氛围相较于其他教学具有更加浓郁的教学氛围。

(三)教学内容更为简单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正是如此,也导致了小学教学的内容更简单。试想,如果从小就让学生接触到过多的、复杂的教学内容,这会导致什么后果。结果是呼之欲出的,这会使学生厌倦学习,产生学习懈怠,更重要的是会过早的使学生失去童心,也就达不到呵护学生心灵的目的了,也意味着教学活动的失败。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更为简单,内容更易理解。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了解了小学教育与其他教学的区别后,还需要知道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后,班主任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一)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小至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大到打架斗殴,甚至涉及学生生命安全。同班学生之间、不同级的学生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班级管理的作用就是能够解决好这些矛盾。比如,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地与学生进行谈心教育,防止学生做出不正确的举动。另外,还应该避免学生与其他高年级的学生过多接触,否则一旦矛盾产生,吃亏的都会是年弱的一方。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在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

(二)有利于呵护学生的天性

小学生的心灵是最为脆弱的,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温室中的花朵。很多学生在第一天上小学时都会哭闹不止,那是因为在学校里没了家人时刻的陪伴,学生会感到孤独,没有存在感,这样的心理是十分不利于教学的,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时候,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班集体,更加快乐地学习,从而呵护住学生的天性。

三、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在了解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后,班主任才能知道管理班级的目的是什么,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下面是班主任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一些措施。

(一)制定班级准则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作为准则来约束学生,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如,禁止在教室内、走廊上嬉戏打闹;禁止打架斗殴;上课必须穿校服……规范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被“同化”,而是希望学生在能保持个人特色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身份,即要有纪律约束性。

(二)实行奖惩累计记分制

有压力才有动力,实行奖惩记分制度有以下作用。首先,奖惩记分制充分利用了小学生爱攀比的心理,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上进的动力。其次,以一个星期为一个记分周期,周期短,也不会让学生丧气自信心,反而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

(三)不定期与学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班级管理时同样如此。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时刻关心学生,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式的看法,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不仅如此,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与家长进行面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状况,了解学生在校变化的诱因,也能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供家长在家教育参考,但同时还应该告诫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注意方式,不能太强迫孩子学习。

(四)定期组织学生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学生和谐共处的纽带,按时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可以将学生从单调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比如每月一次郊游,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每学期一次聚餐……这些都是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以前很多班主任不注重班级管理,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犹如一盘散沙,但其实好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好的班级管理不仅体现着班主任良好的管理组织能力,同时也为小学生能够安心舒适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班级管理凝聚着班级的整体力量,使班级在各项群体活动中都能突显出班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活力。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依靠,为了营造并长期维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为了呵护学生的单纯天性,小学班主任需要在明白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后,能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