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探究

2019-01-12 20:21:40张兴力
魅力中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后进生学科数学

张兴力

(辽宁省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本溪 117000)

众所周知,出现后进生是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科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论是在思维还是行为方面都带有自身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影响的印记。所以表现在学习方面往往会因为学生自身智力、天赋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成长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在某一学科,甚至是某一学科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外在表现,最终导致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从知识传输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知识的传输只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行为,所以教与学过程中的默契度,即教学模式、内容表达程度,甚至是教师和学生性格的差异所带来的师生关系不同,都会实实在在的影响到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努力程度。所以综合以上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出现学科知识学习成果不同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后进生群体的出现也是一个普遍的教学现象。但结果的不可避免性不代表结果的正确性,更不代表教师的不作为。所以转化后进生就成为各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中我也就重点针对自身所教授学科后进生的转化展开探究。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接触过一系列的后进生。一方面,高中阶段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学习通常都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应的知识学习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性也就更为明显,这就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出现分层现象,优秀的更加优秀、而后进生则更加落后;而另一方面,从学科知识特性来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占主导但同时知识的专业性突出的一门客观学科,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于主观学科如语文、历史等来说,感受到更大的表层困难,即听不懂就任何题目不会做,连思考都找不到头绪。而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学生往往拉下部分知识就会影响整体数学框架的构建,最终呈现出雪上加霜的结果。而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而产生班级严重两极分化的现象,最终造成班级教学陷入两难境地。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消灭两级分化,转化后进生呢?本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上文中提到后进生形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其在知识学习过程的中外在表现也各有特性,要先转化后进生,我们必须在了解学科特性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后进生表现和成因,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奠定基础。

首先,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更强的依赖性。从教与学关系来看,学生依赖教师无可厚非,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想着更强的独立性转化,如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但后进生往往在主动学习方面的转化呈现滞后性,表现出更多的学习惰性,进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总是希望教师能够“掰开了”、“揉碎了”喂到嘴边。所以这就导致其思维上被动型,不督促不思考、不讲解不学习,进而导致思维僵化,思想固化,学习内容局限。

其次,后进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进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任务中重,压力大,本身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状态,实现主动地学习。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往往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不想付出努力,缺乏持之以恒付出努力的自制力,进而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低。

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兴趣,并且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就造成数学“积贫积弱”的状况。就如上文中所讲,数学是一门体系性较强的学科,所以知识的连贯性突出,很多后进生会因为懒惰、畏难等心理因素导致其在打基础的阶段就根基不牢,进而在高中数学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更缺乏兴趣,并且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在后进生状态表现以及学习效果差的成因了解清楚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着手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设定教学方法,从兴趣、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首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后进生的独立性。数学作为一门解决问题为主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或者团队引导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定针对后进生的问题,然后通过问题不断刺激、引导后进生进行思考;或者是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让后进生参与团队合作,参与问题讨论,增进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能够让后进生感受到被需要以及学习方面的成就感,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动力。

其次,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还要有目的的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两个方面开始。将课前预习作为任务布置下去,通过课堂检查的手段督促后进生先通过教师的推动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然后课后布置基础性为主的简单题目,让后进生在完成课下作业时不至于觉得特别难,进而提高其学习意愿。最终逐步引导其养成主动学习、主动巩固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形成学习方面的良性循环。

再次,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我们还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尤其是课堂教学中针对后进生涉及一部分基础性的知识内容,甚至是关联一部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让后进生在新知识学习中能够听明白,还能连带补齐一点以前的短板。甚至是利用自习等自由时间给后进生群体统一补课,循序渐进地引导后进生赶上教学的正常进度,从而让后进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后进生群体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也是非常难以转化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后进生的形成;还要对因基础、兴趣等原因造成的后进生给予及时的关注,并且针对其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地转化后进生,进而提高整个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后进生学科数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8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3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