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亮
(四川省南江县东榆镇小学,四川 巴中 635600)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一个人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剖析这个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广度。在数学中,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思考全面。做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铺垫。
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和无趣的长线性学科,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塑造和培养,能够更好的看待和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同学习数学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些方面,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开始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生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小学开始,教导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模式,习惯之后不断创新,更加有助于之后的数学学习的开展。特别是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中,如果拥有一个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刚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快的进入状态。再有,在小学阶段呢,图文教学占据大多数,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在一片空白的时候,灌输给他们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能更容易接受。
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科目,或者怎么样学习,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学生愿意学,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趣味性和思维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停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兴趣始终保持在数学课堂上。因为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学习数字,这样密集的数字对小学生无疑是一个十分头疼的事。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从语言、教学模式、多媒体设备等几个方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然后,在教学的知识中,慢慢地融入逻辑思维的教学模式,以语言引导为主,诱导出学生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的解题欲望。为学生之后的高年级学习提供学习动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造特定的教学环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学都是一刀切,没有针对性的随意的课堂。如果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针对性的教学,利用周围的教学环境、教学优势、教学方法,对学生强化性辅助教学。
逻辑思维教学环境的创造,需要几个方面的努力。其一是语言环境,教师需要在平时注意自身的语言特点,从一字一句中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让思维跟着教师走,锻炼思维能力。其二是设备环境,综合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用好图形、音像的特点吸引住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利用好多媒体屏幕的放映,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其三是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也要随着改进,从原本单一的授课方式融入进逻辑思维的教学特点,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数学逻辑化、抽象化。还有,将数学教学模式生活化,同实际相联系,不仅便于理解,还能够促进数学用途的广泛化。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创特定情境。比如,可以举例“今天买多少根萝卜和白菜才能够将10块钱合理利用,达到钱无剩余”之类的问题。创造特定的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数学所需要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开展逻辑思维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在低年级比较常见。在刚开始的数学教学中,以图文占据了大多数,这样能够更好地克服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拉回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所以综合以上的考虑,数形结合法应该在低年级的逻辑思维培养中占据主体。在教授代数化知识的时候,配上一定的图形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在高年级的时候,方程的讲授,尤其是追击问题这种不太好理解的问题,就需要在旁边绘制一个线段加以辅助,在线段上分出不同的前进路线,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加强。然后在低年级的教学阶段,刚开始都是数字的一一讲授,所以数形结合法使用的范围有限,更多的强调图形而不是数字,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也就不同。
将同一种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类,分组归纳后进行同步教学,让学生对这种问题的影响加深,强化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如说这是追击问题,这是算面积的问题。对整体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以后在做题的时候,拿到题目审题后便能知道这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题目,然后就快速地进行解答,事半功倍。所以分析归纳法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难度教学打下基础。分析、锻炼了他们的逻辑能力,懂得审题抠字眼,找出关键有用的元素。归纳,实际上也是对他们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再考察,对类型题的分类的过程,是他们构建数学思维建模的过程,慢慢学习以后,概念也能更加清晰化。
同上种的分析归纳法类似,但是归纳法找的是相同处,而分类比较法找的是不同处。这种方法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两个相似的题目放出来的时候,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出两种问题条件的不同,然后判断它们的解法有什么不一样,再进行解答。一般这种方法都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仅需要在课上对教案进行调整,安排同类问题的连串解答。然后学生在课后,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同类的放一起,对照练习,找出差别,防止以后再出错。可能在小学阶段这种方法还比较小题大做,但也可以让学生开始接触这种方法,为以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逻辑思维的构建,在分类比较法中起到了很到的作用,在长期的锻炼中,学生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慢慢练下来以后,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对它的培养。学生要想在之后的初高中阶段更轻松地学习数学学科,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全面性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强者也能在生活中带来很多的便利。越小培养,学生越容易接受和学习。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