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9-01-12 20:21:40王慧霞
魅力中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夸父教材情境

王慧霞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五中,甘肃 武威 733000)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是习主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阐述,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力的推进器。地理课程具有深厚的人文特性,涉及到较为丰富的人文内容,但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忽视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综合素养提升。现阶段,初中生的思想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活跃,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渗透传统文化的传输,使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并且自主地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地理教学情境,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引入到传统文化情境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也是教师主动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地理育人目标的方式。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合理的利用这些教学资料,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教学工具,把传统文化进行直观性的表现,以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将《夸父逐日》这一则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在故事讲解完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如果夸父的速度足够快,他真的可以追的到太阳吗?北方寒冷的天气和漫长的冬季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教师顺势进入本章节知识讲解中。在讲解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后,教师再回头解答上述问题:夸父不会追上太阳。因为他违背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另一面则是黑天,地球自西向东自传,白天与黑夜不断交替,因此太阳总是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夸父看到太阳向西落下,其实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此外,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存在偏角,导致了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不同,北方维度较高,气温较低,也就是北方比南方寒冷,且冬季较长。所以,即使夸父的速度再快,力气再大,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通过讲解知识点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本章的知识点。同时,这种以古典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将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

教材文本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学生通过教材直接获取地理知识,所以,注重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应当以教材为本,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添加和拓展,深层次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初中地理教材文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既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又包含了先贤的思想与贡献,同时也承载着深远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民族》这一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的居住地理环境、民族服饰、民族乐器,让学生根据这些要素,猜一猜是哪一个民族的特征,并且深入思考地理环境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以服饰为例,哈尼族崇尚黑色,其服饰也以黑色为主调,这是由于其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和审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及哀牢山自然环境和梯田稻作农业所决定。这一习俗,不仅仅是地理环境所致,也是由于封闭的居住环境导致他们“避世”的民族心理以及落后的印染技术所致。以此例引发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民俗间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性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学观念,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认识,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猜你喜欢
夸父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
军事文摘(2022年24期)2023-01-05 03:38:22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追日
金山(2021年2期)2021-04-06 19:26:2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