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义勇
(广西省河池市天峨县第五小学,广西 河池 547300)
师生交流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师生间的思维撞击,有利于学生主动快乐的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其次,要注意每个学生特征和心理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把你认识的数读出来好吗?问:尺子上的数,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越来越大。问: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4前一个数是几?比16多1是几?18比19少几?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老师提得更好?小组合作1人提问,其他小朋友回答。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究之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这种相互交流,采取了自主、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互传、互帮、互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爱活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教学时,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把一些由老师做的演示让学生来完成,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角时,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基础时,学生亲手折角、画角、做活动角,进一步体会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极佳的情感状态,有效的强化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品质。
评价必须准确而又符合实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关注学习的水平,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对学生中肯、恰如其分的评价,都会给学生一种满足、自信,给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如:学困生在一定时间内把字写工整,掌握运算的方法,多做对几道计算题;中等生在计算能力好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问题,加深对文字题的理解和应用;优等生做到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当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目标时,不惜赞美之词及时鼓励,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还要为防止骄傲,再定目标。什么地方有了进步,要继续保持,什么地方还存在不足需要改正,而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4(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就必须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可利用学生喜欢亲自动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的特点,让每个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大小各不相同的圆的直径,然后将圆滚动一周,量出一周的长度,再让学生思考: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计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逐步引导学生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摒弃了圆的大小,测量用的单位等非本质的东西,抓住“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些”。这一本质特征,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从而使学比较深刻地理解圆周率的概念。
结束语:总之,利用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开放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的措施。这一策略包括课堂师生交往开放、课堂情境创设开放、课堂提问设计开放、课堂练习指导开放等。它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