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霞林
(上海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300)
时代发展迅速,市场经济的崛起,给能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企业投融资方式也随环境发展而改变,加之管理现代化推进演变,都影响着企业的投融资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市场化环境下的企业投融资也逐渐显现各种弊端,伴随着能源企业的下一步进展,也将成为影响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因素。因此,深入了解市场经济下能源企业内部存在的投融资现状,并提出优化方案,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能源企业投融资活动更加丰富多样,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能源领域作为国家各项重大发展与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的基础领域,如石化、核能、水利、电力、矿产、钢铁及冶炼等,其稳定性发展作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保障社会各行业正常运转。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与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对此进行反思,并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同时通过技术提升已有产业效率效能,以及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全球主要国家及盟约组织达成一致认识,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早在全球气候变暖、减碳排放等议题中明确控制目标,并在此后的能源政策中体现调整的方向,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的调整,促使能源型企业集团随之调整产业布局,并也将体现在投融资行为中。而可再生能源行业如电力行业的光伏、风能、生物质等,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比较传统的能源企业,属于竞争充分的开放市场,这对传统垄断型能源企业顺利进入新能源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提出挑战。
目前我国的能源市场还并未实现完全开放,如水电,石油,天然气等大多属国有经营,其产品通过政府管控的价格最终提供给购买者。所以就这种情况而言,能源企业的经营范围尚属于局部开放状态,国有垄断性企业一方面在有限的开放中承担基础建设安全发展的重任,一方面因此垄断地位,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以及投融资决策、经营中是否存在资源无谓耗费等,或不能有效客观评估。而进入市场化环境,垄断优势下的经营管理效率能否持续也将存疑,这些为企业改革提出挑战方向。
现阶段,我国各大市场都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升级发展时期,尤其是网络行业和轻工业等企业。相比之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能源行业,变化不够明显。笔者分析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出于国家对战略安全部署的因素。将能源市场的开放程度进行适当控制。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市场中,重要能源中煤炭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外,其他行业都有很大程度的限制。
其次,垄断体制根深蒂固,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的转变,导致能源企业适应不了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残酷竞争。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的回避问题,因为自负盈亏的例子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这2种因素的影响,能源企业投融资工作开展的进程很慢,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工作需求。
想要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就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来满足现阶段的企业投融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调整能源企业的投融资目标,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融资目标。将各种长短期风险进行考虑,克服惯性寻求短期利益的冲动。
第二,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模式,除了倚重间接融资银行借贷等,着力寻找和尝试其他金融工具或方案。包括借势“PPP”混改优化投融资模式,或通过资本市场将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或租赁式盘活,加速企业现金流循环,这些新型模式对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企业投融资管理来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合理配置企业贷款期限,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需关注能源企业内部资产结构优化调整,比如与项目投资期限匹配的中长期贷款,虽然年限长利息多,会给企业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但也是保障财务稳健的手段;短期贷款的利息相对来说成本低,如果增加短期贷款比例形成期限错配,则可能因短贷长用激进的操作给能源企业带来现金流风险。
首次,按照目前实际情况,短时间内出台能源企业投融资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可能性较小,需通过制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能源企业的相关行为。同时,经济学理论明确提出,提供公共物品的垄断行业,其公有产权将会变得更加有效率,那么根据这一理论,很多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受政府的影响,可以在政府的协助下完成投融资行为。
其次,能源企业的董事会组成中,国有出资人处于绝对性的优势地位,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很难引用其他企业中常见的投票机制,而是采用否决制度对企业投融资的决策进行制约。这种机制下,当董事会出现投融资问题和重要会议需要展开讨论时,如果提出的方案受到董事会中多数成员的反对,那么方案被否决。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企业的投资风险,避免出现一人指挥和不合理投融资事件的发生。
再次,从长远目标出发,为了提高能源企业投融资模式的有效实施,作为方案负责人可以在员工层中实施激励方案,对提出合理投融资方案的团队给予嘉奖,提高团队的工作意识和积极性。保证团队中心人物的人才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全身心为企业投融资工作服务,逐渐寻求一条适合能源企业发展的新型投融资之路。
纵观国际市场,西方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套特定理论。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都是天然共存的。我国能源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慢,传统的经济体制制约着能源企业的发展。基于特殊的国情,能源企业的出现,是在国家体制和政府市场经济决策下产生的,而作为领导人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需兼顾符合国情发展基础上,从市场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推动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改革发展。并对其进行市场化的治理。
在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以及价格机制,从而逐渐实现向市场化转变的策略。加强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融资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对于开放性投融资,要敢于颠覆传统的投融资模式,拒绝封闭,不断接受和学习新模式的血液注入。制定合适投融资目标,对能源企业投融资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升级优化,尽可能的以最小成本,实现能源企业最大限度的投融资经济效益。想要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思路转变已经是重中之重。市场上的计划性资源配置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措施,使能源企业投融资工作得以最大程度的顺利开展。
我国能源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需要从业人员转变管理模式,接收新型的发展路径,以推动企业投融资活动有序开展,促进能源企业新模式的转变。根据能源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改进,最终提高企业投融资水平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