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日射病和热射病的防治

2019-01-11 17:46:11肖喜东吴明安
中国乳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热射病产奶量牛舍

文/肖喜东 吴明安

(1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农业农村局;2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政府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奶牛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草食复胃动物,夏季对高温特别敏感。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 ℃,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18 ℃,耐受范围为-15~26 ℃。当环境温度高于牛体内温度(37.5~39.5 ℃),或日光直射,或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热过大散发不及时,易发生日射病和热射病。

日射病是在炎热的季节中,奶牛头部持续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而引起脑膜及脑实质充血甚至出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的疾病;热射病是在闷热外界环境条件下,奶牛因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性疾病。日射病和热射病在临床上统称中暑。奶牛在炎热夏季易患该病,病情发展急剧并可致死,应引起奶牛养殖场(户)的重视。

1 发病原因

(1)在高温天气和强烈阳光下,由于驱赶和奔跑等因素导致奶牛机体产热量大,散热不及时而发病。

(2)牛舍拥挤、通风不良或环境闷热,用封闭、闷热的交通工具运输奶牛致其发病。

(3)因奶牛体质衰弱,心肺功能不全,代谢机能紊乱,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缺盐等因素导致奶牛机体虚弱而发病。

(4)奶牛从北方运到南方,机体不能适应气温、环境的急剧变化,耐热能力差或热应激而引起发病。

2 临床症状

(1)日射病

奶牛常突然发病,病初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步态不稳,烦躁不安,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肢作游泳状运动。随着病情发展,呈现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甚至麻痹症状。体温稍微升高,心力衰竭,静脉怒张,张口呼吸,呼吸急促而失调,结膜发绀,瞳孔散大,皮肤干燥。食欲废绝,产奶停止,尿少或无尿。严重者因剧烈的痉挛或抽搐而死亡,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热射病

奶牛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 ℃以上,皮温升高,甚至烫手,全身通红,出汗。站立不动或倒地,张口喘气,鼻孔流出粉红色泡沫样鼻液。心悸,心跳加快,眼结膜充血、潮红,瞳孔扩大或缩小。后期呈昏迷状态,意识丧失,四肢划动,呼吸浅而快,血压下降,濒死期多有体温下降,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 临床诊断

根据夏季多发,环境温度高,致使牛体散热不及时而发病,可根据病牛体温急剧升高,心肺功能障碍和倒地昏迷等临床特征作出诊断。

4 预防

奶牛对热的适应能力较差,在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或太阳直射,或闷热天气时,易发生日射病和热射病。因此,应对奶牛日射病和热射病的关键是做好炎热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

(1)在奶牛的运动场内搭建遮阳凉棚,防止奶牛出现日射病。

(2)在牛舍内安装换气风扇、环流风机、冷风机、喷淋系统等,促进牛舍的通风和空气的流动;采用水雾降温措施,为奶牛提供新鲜的空气、湿润的环境,排出热气和氨气;高产奶牛舍、产房和挤奶厅应配备空调、冷风机、喷淋设备或采取放置冰块等降温措施。

(3)在牛舍及运动场地内安装喷淋设备,定时开启自动喷淋水雾为奶牛降温。

(4)提供充足的饮水;加喂含水分多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维生素类饲料;在暑热天气,可用适量鲜芦根和鲜荷叶,水煎后供奶牛饮用。

(5)放牧时避开每天炎热的时段,可利用早晨和傍晚,天气凉爽时放牧;高产奶牛在高温天气停止放牧,让其在通风、阴凉、喷淋等降温条件好的场所活动。

5 治疗

在一般情况下,日射病和热射病患病比较急,因此,饲养员要善于观察,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1 及 时 消 除 病 因 和 加 强护理

发现奶牛表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将奶牛移至阴凉通风处;若卧地不起,可就地搭起遮阴凉棚,保持安静。

5.2 降温疗法

不断用凉水浇洒病牛全身是最简单、有效的降温疗法;或头部放置冰块、冰袋,或用酒精擦拭体表,或用白酒直接喷淋头部;也可用冷水灌肠或口服1.0%的冷盐水(直接由饲养员操作,无需兽医)。体质好的奶牛可以泻血1 000~2 000 mL,同时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 000 mL,以促进机体散热。

5.3 输液疗法

对心肺机能障碍、功能不全的病牛,可选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 000 mL,20%安钠加注射液20 mL,30%维生素C注射液20 mL,一次静脉注射;为防止肺水肿,可选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按0.1 mg/kg体重进行静脉注射(孕牛禁用或慎用);对出现酸中毒的病牛,可选用5.0%碳酸氢钠注射液500~1 000 mL进行静脉注射。

5.4 灌肠疗法

在发病初期或近处无药物的情况下,可以立即用凉水灌肠;当病牛烦躁不安或出现痉挛时,可用水合氯醛黏浆剂进行灌肠。

5.5 中药疗法

5.5.1 轻度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医称其为“伤暑”,以清热、解暑为治疗原则。可选用“清暑香薷汤”加减,处方:香薷40 g、藿香50 g、青蒿50 g、佩兰叶50 g、炙杏仁40 g、知母40 g、陈皮50 g、滑石100 g、石膏150 g,水煎服。

5.5.2 重度的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医称其为“中暑”,以清热、解暑,开窍、镇静为原则。可选用“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0 g、知母40 g、青蒿50 g、生地40 g、玄参50 g、二花50 g、竹叶50 g、黄芩40 g、甘草30 g、西瓜皮1 000 g,水煎服。

5.6 针灸疗法

急症可静脉放血1 000~2 000 mL。针刺耳尖、尾尖、滚脉、舌底、太阳等穴位,可起到急救及辅助治疗的作用。

6 病例介绍

2019年8月2日下午4时左右,天气闷热,环境温度高达40 ℃。笔者接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奶牛养殖户的电话,称其饲养的1头产犊2 个月的母牛在牵往挤奶厅的路上突然发病,病牛体温急剧升高,张口呼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卧地不起,全身出汗,疑似热晕。根据炎热天气和病牛症状疑为日射病或热射病,要求畜主当即采取凉水喷洒全身、牛舍通风、水雾降温等措施。约0.5 h后到现场,见病牛急性中暑症状有所缓解(若不及时采用凉水喷淋等抢救措施,或已致死);现场检查发现,病牛体温39.9 ℃,心跳明显快促,心音弱,张口呼吸,呼吸迫促;眼结膜充血、潮红,反应迟钝,狂躁不安,卧倒不起,肌肉震颤。

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下:(1)静脉放血1 200 mL左右;(2)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 000 mL,20%安钠加注射液20 mL, 30%维生素C注射液20 mL,一次静脉注射;为巩固治疗效果,保护机体,对病牛连续用药3天;(3)对牛舍进行通风,采用冷风机、水雾降温;(4)待奶牛有食欲时,加喂含水分多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维生素类饲料;熬制白萝卜、小米粥,连续饮用(帮助机体恢复,提高产奶量)。3 天后病牛的食欲恢复正常,7 天后病牛的产奶量明显回升,15 天后产奶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7 小结

(1)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 ℃,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18 ℃,耐受范围为-15~26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环境温度高于26 ℃时,奶牛产奶量约下降25%;当环境温度高于35 ℃时,产奶量约下降50%;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或日光直射,或闷热致牛体散热障碍时,易发生日射病和热射病。

(2)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中暑,是炎热夏季多发的一种疾病,且高产奶牛更易发生,在挤奶厅和挤奶等待期间,以及牵往挤奶厅途中高发。因此,需要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注意对其进行防治,正确应对炎热夏季对奶牛的影响。

(3)在炎热夏季,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用各种措施降低奶牛牛舍和挤奶厅的温度,保障奶牛健康,维护奶牛的正常生产活动。

猜你喜欢
热射病产奶量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养殖与饲料(2021年8期)2021-12-03 19:53:23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热射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对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中国奶牛(2019年12期)2020-01-08 07:15:38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肉牛发生热射病死亡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3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6年3期)2016-04-05 16:07:52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