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葵
细菌性阴道炎为非特异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因各种因素所造成的阴道局部抵抗力持续降低, 病菌侵入所诱发的阴道炎症, 病情严重则会造成阴道日益狭窄甚至闭锁[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灼热、瘙痒不止、分泌物增多、充血及明显分泌物增多等, 提高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是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关键。然而, 因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疾病知识缺乏, 使得患者依从性较低, 未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乱服抗生素, 不注意个人卫生, 从而使得病情加重。本文主要观察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8 月~2017 年9 月本院妇科收治的96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乙组, 每组48 例。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外阴道灼痛、瘙痒、充血, 有明显分泌物增多, 部分患者表现有阴道黏膜糜烂情况。甲组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28.5±2.8)岁;病情程度:轻度21 例、中度15 例、重度12 例。乙组患者年龄23~38 岁, 平均年龄(28.8±3.1)岁;病情程度:轻度23 例、中度14 例、重度11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明确诊断, 完善常规检查, 甲组患者仅采取克林霉素(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823)治疗, 患者每日睡前清洗外阴部后, 将克林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在外阴道处, 每晚1 次, 连续治疗1 周为1 个疗程;乙组患者在克林霉素使用基础上口服替硝唑(浙江南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135)治疗, 1 次/d,1.0 g/d。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嘱其保持卫生清洁, 禁烟酒, 禁同房, 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相关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引导分泌物检查结果显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缓解, 但引导分泌物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无效:临床症状并未任何改变, 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外阴道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阴道糜烂充血等症状消失时间, 同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 年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乙组患者治疗显效25 例、有效21 例、无效2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8%;甲组患者治疗显效22 例、有效18 例、无效8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6, 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甲组患者外阴道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阴道糜烂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6.3±1.4)、(5.5±1.6)、(11.1±1.9)d, 乙组患者外阴道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阴道糜烂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4.0±0.7)、(4.1±0.9)、(8.6±1.1)d, 乙组患者患者外阴道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阴道糜烂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1 年, 甲组患者复发9 例,复发率为18.8%;乙组患者复发1 例, 复发率为2.1%。乙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2, P<0.05)。
细菌性阴道主要是因为致病菌进入阴道后导致患者患病, 发病人群通常为中老年妇女, 主要是因为中老年女性群体自身雌激素水平降低, 局部抵抗力下降, 致病菌容易侵袭导致其患病。该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且不易根治, 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 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来说, 因其自身身体素质逐渐降低, 卵巢功能不断削弱, 雌激素分泌障碍, 久而久之使得阴道部越来越小, 降低阴道黏膜厚度, 而随着增加的pH 值, 也使得阴道内部无法较好的抵抗入侵的细菌, 使之大量繁殖, 包括阴道及其周围的部分器官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患者一旦患病, 需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否则便会延误病情, 增加其痛苦, 并使之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目前, 临床上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 主要选用针对厌氧菌、支原体等对应治疗药物, 并且选择的治疗药物还不能对乳杆菌属生成产生影响。
本文所选用药物为克林霉素与替硝唑, 其中替硝唑为临床常用硝基咪唑类药物, 该药用于阴道滴虫、厌氧菌、溶组织阿米巴等治疗效果显著, 尤其是对厌氧菌、原虫感染有显著抵抗作用, 可以对厌氧菌起到还原作用, 从而对细胞DNA起到抑制效果。并且, 克林霉素还可产生羟化代谢物, 促使加德纳菌活性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乳杆菌属更好生长发育, 不会对乳杆菌属生成产生影响[3-6]。临床上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还常采用甲硝唑治疗, 两种药物为同类, 但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减小更快, 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同时, 替硝唑由于药物半衰期较长,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更加容易耐受, 治疗疗程相对较短, 因而对比甲硝唑来说, 采用替硝唑治疗效果更显著。
克林霉素为活性抗菌药, 属于广谱抗菌药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肽链扬长, 阻止机体中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克林霉素针对于大多数阳性菌、厌氧菌都有显著治疗效果。克林霉素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 通过局部用药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使患者阴道菌群保持在平衡状态,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 使得其趋于正常[7,8]。将克林霉素与替硝唑联合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促使患者尽早恢复, 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
本文研究中采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的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 高于甲组的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6, P<0.05)。乙组患者患者外阴道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阴道糜烂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4.0±0.7)、(4.1±0.9)、(8.6±1.1)d, 均短于甲组的(6.3±1.4)、(5.5±1.6)、(11.1±1.9)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复发率为2.1%, 低于甲组的1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2,P<0.05)。
综上所述, 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尽快消失, 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