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龙
作者单位:111000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疾病, 我国发病率比较高, 直肠癌早期阶段不容易发病, 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 现代微创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成熟, 因此腹腔镜下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生存率较高, 术后能够快速恢复[1], 因此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能够获得弥补, 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生存情况比较理想[2]。手术的配合以及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对本院就部分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手术配合以及护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5例,平均年龄(68.36±5.68)岁。所有患者均在本院通过影像学以及病理活检检查确诊为直肠癌疾病, 患者的病灶与肛缘距离为5.2~8.3 cm, 其中高分化腺癌21例, 中分化腺癌12例, 低分化腺癌19例。排除其他器官肿瘤或远处转移病灶者。所以患者均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规定。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疏导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 手术前紧张和焦虑是常见的症状, 对患者的血压会产生影响, 导致患者的手术效果不理想。患者的紧张主要是对手术不了解,对手术有恐惧感[3]。护理前要为患者进行常规的疾病知识和手术知识讲解, 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 加深对手术的了解。患者的情绪稳定之后, 可以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器械主要是腹腔镜手术的必备器械。腹腔镜是专用的器械, 还有冷光源、摄像监视系统、气腹设备、超声刀等, 需要在使用前进行测试, 确保器械能够正常的使用。
1.2.2 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为患者进行手术准备工作, 为患者安装血压袖带, 建立静脉通道, 协助麻醉师为患者进行插管和麻醉, 等患者的麻醉起效后, 进行锁骨静脉穿刺和置管。调整患者体位为截石体位, 上肢自然固定。连接监视设备和气腹设备, 手术过程需要全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的调整腹内压力[4]。手术治疗时, 器械护士要根据医生的需求进行手术器械的传递和使用, 及时的清理和消毒手术切口。
1.2.3 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成功后及时进行手术切口的包扎, 患者术后盖薄被, 纠正患者麻醉后的血管扩张症状。患者经手术中的输液、气腹、冲洗等处理会出现低体温, 对患者进行术后麻醉苏醒的护理, 保证患者麻醉正常苏醒并减少患者麻醉后的不适症状, 对患者手术切除病理标本进行病理送检[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未见转开腹手术以及手术失败患者, 也无死亡患者,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见二氧化碳气腹耐受性差或不可耐受现象。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8±0.26)h, 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52.08±12.08)ml。患者术后2~5 d恢复肠蠕动, 平均住院时间为(13.68±2.35)d, 均康复出院。
微创手术是使用小创口进行手术操作, 是先进的手术技巧, 能够减轻患者的损伤和痛苦, 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的康复, 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 从而提升整体疗效[6,7]。微创手术技术不断的提升, 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微创手术的成功和医生手术技术密切相关[8]。手术时, 护理人员要有专业的解剖知识和直肠癌医学知识, 能够熟悉手术流程,对手术器械的使用熟练, 经验丰富, 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 积极为手术进行准备, 术中根据流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协助麻醉师为患者进行麻醉治疗, 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有足够多的护理知识和病理知识才能够完成[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未见转开腹手术以及手术失败患者, 也无死亡患者,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见二氧化碳气腹耐受性差或不可耐受现象。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8±0.26)h, 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52.08±12.08)ml。患者术后2~5 d恢复肠蠕动, 平均住院时间为(13.68±2.35)d,患者均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措施, 能够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 提升术后治疗效果, 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