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危险因素之一,尽管早前就有研究显示吸烟同样增加外周血管疾病(PDA)的风险,但是并没有研究对比过吸烟究竟对哪一种疾病影响最大。
近日来自于JACC的ARIC研究,纳入了13 355名年龄在45~64岁之间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的受试者,其中25%的人正在吸烟,31%的人曾经吸烟,44%的人从未吸烟。经过26年的随访,观察了吸烟年限与冠心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显示,这种相关性在外周血管疾病中最为明显,与从不吸烟的人相比,那些过去至少吸了40包烟的人患PAD的几率是其3.68倍,患CHD的几率是2.14倍,患中风的几率是1.81倍。
研究者表示,在几十年的随访中,吸烟较重的人患冠心病、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较高,但吸烟与周围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更重要的是,即使戒烟后5年内这些风险开始降低,与从未吸烟的人相比,曾经吸烟的人患PAD的风险长达数十年,最高可达30年,患冠心病的风险可达20年,PAD比冠心病或中风的风险持续时间更长。
相关专家指出,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吸烟会对PAD有如此大的影响,“也许这与小血管有关,也许这与下肢血管本身的特点有关,但我们并不完全理解为什么这些血管更容易受到烟草的影响。”此外,根据该研究显示的吸烟持续多年产生的不良作用,公共卫生学的专家强调,我们应该尽早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