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9-01-03 02:03:13张学秋
丝路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品牌文化交流

张学秋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给各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并逐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研究鞍山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鞍山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增长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区域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品牌 文化交流

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较大的产业群体,它在城市经济中对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方面。从历史发展来看,鞍山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发达,但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在鞍山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实施“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计划过程中,以及伴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鞍山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研究鞍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促进鞍山市经济增长和建设文化强市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鞍山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逐步实施,鞍山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历史任务。近年来,鞍山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文化产业结构日益合理,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精品辈出,文化产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一)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鞍山区域文化追溯其源头,为商周以来肃慎、挹娄文化及其与周边各族文化的交流影响发展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评书、二人转、高跷、皮影戏、楹联、大鼓、喇叭戏等典型的艺术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城喇叭戏、岫岩剪纸、鞍山评书、千山寺庙音乐等艺术瑰宝。从体裁上充分展示了满族和汉族的区域文化以及特有的生活习俗,这些已列入鞍山市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市是一个因钢铁而兴起的城市。同时,它又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其玉佛、千山、温泉,玉石是它靓丽的名片。另外,海城的小孤山仙人洞、析木城的姑嫂石都是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遗址和建筑,是鞍山市历史上的第一束人文之光。

鞍山市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其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五”。“五大园区”,指的是: 岫岩玉文化产业园、辽河(台安)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国(鞍山)数字娱乐竞技产业园、鞍钢记忆文化产业园、汤石幸福小镇文化旅游精品城等;“五大基地”,指的是: 岫岩影视剧拍摄基地、鞍山评书、台安手工艺制品、岫岩玉雕生产加工、鞍山少儿乒乓球培训等;“五大品牌”,指的是: 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祖国钢铁之都、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等。

(二)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劣势

鞍山市是辽宁省中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这里点燃了共和国的第一簇炉火,是共和国冶金工业的“长子”。虽然拥有冶铁文化、玉石文化、温泉文化、千山文化等众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鞍山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较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表现在鞍山文化企业整体规模不大,文化产业所占经济总量明显不足,对鞍山市经济贡献不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较低,并且总产值偏少;究其根源,鞍山文化产业以自然资源和传统行业为依托发展的文化企业偏多,科技含量普遍不足,造成文化产业质量不高,缺乏有影响、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品牌体现“鞍山创造”“鞍山特色”的产品少,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文化产业政策有待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各项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虽然已构建,但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各项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制造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有待挖掘; 有待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定位, 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超前性、融合性、技术性和欣赏性,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所属各县( 市) 区文化产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存在低水平同构、同质化现象;产业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政策空间载体有待落实。虽然形成“一区两城三带五园五基地”空间格局,但还处于低、小、散层次,没有形成明显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和轴带。

二、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

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政府的支持更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辽宁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还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和布局,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鞍山市文化产业产品创新指明了方向;《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年—2020 年) 纲要》的制定与实施,为鞍山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夯实基础提供了科学的优化构想。

(二)加大主导产业建设,打造文化品牌

要通过建设重点项目、培育知名品牌形成骨干企业,推动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要抓好工艺美术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动漫游戏业等,不断提高鞍山区域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工艺美术业要充分发挥辽宁省的原料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掘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皮影、满族刺绣、剪纸等民俗品牌;打造一批闻名全国的工艺美术品牌,如不断提升鞍山岫玉的知名度,形成“中国辽玉”的文化品牌。

(三)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要素。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 能否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文化人才队伍,关系到能否发展鞍山文化产业、能否供给高标准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并实现优化升级,能否使文化事业趋于繁荣。因此,文化产业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文化人才的竞争。要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培训制度,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制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并对高层次文化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着力打造一支作风正派、纪律严明、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的文化人才队伍。鞍山市近几年通过持续开展“全球鞍山人”“钢都学子看家乡”等系列活动,筑起了引才聚才的“黃金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多元化

文化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不足问题,需要通过落实相关经济政策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来解决。一方面,政府要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幅度要高于文化发展资金的增长比例,并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总量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通过兴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在打造城市融合经济体方面,鞍山市应创新“四产融合”一体化理念,追求乘法效应,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56亿元,同比增加16.4%。“四产融合”一体化让鞍山市这座一直吃“钢铁饭”的城市品尝到了甜头。

(五)创新鞍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1.产品创新

近几年,鞍山市铁东区与千山风景区、海城市共同以“四产融合一体化”为创新发展,倾力打造“畅游鞍山”城市指南平台。平台将整合鞍山本市景区景点、餐饮娱乐、体育赛事、文化演艺等资源,深度挖掘鞍山特色文化,每周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优惠、便捷的特色攻略服务,帮助企业扩大宣传和拓宽营销途径,为鞍山市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游景区、赏玉佛、泡温泉、品美食、嗨夜店、住酒店、抢特产,围绕全城游玩热点,深度挖掘鞍山城市文化特色,打造鞍山游、购、吃、住、行特色优惠攻略平台。

2.政策创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身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体制不顺会遇到诸多问题。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税收等优惠政策,在未来五年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探索以金融信贷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最佳途径,金融政策也将更加灵活、合理、宽松。要积极大胆地运用金融渠道,对论证有效益的、可行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通过第三者担保、信誉保证、财产抵押等借贷形式,以此盘活文化资源要素,努力探索文化产品生产与经营的新模式。

3.市场创新

文化艺术单位应积极与新闻媒体联合,共同开发文化市场;媒体为文化艺术单位积极扩大影响宣传,实现双赢互惠。“2019农民丰收季暨千山大集”活动于9月21日在秀美的千山风景区隆重启幕。此次活动是千山风景区管委会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人民为中心,以旅游发展为使命,大力实施“旅游+農业”的创新举措 ,由辽宁卫视联合央视农业频道、新华社半月谈、天猫线上平台等媒体商城采用多维宣传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把鞍山市农产品经济与电商销售、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动休闲旅游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鞍山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为全面展示“振兴鞍山”的新形象,将鞍山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创新鞍山对外传播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和交流水平,努力提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与港澳台地区及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贯彻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规划统筹、重点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完善的“社会广泛参与、政府主导支持、多种方式运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性,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开辟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注重丰富、整合对外文化交流资源,通过我国在海外举办的文化年、博览会和国外著名的艺术节等活动,借此推介鞍山市文化产品和服务,宣传鞍山区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崔玉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3(5):159-160.

[2]裴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3):7-9.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文化品牌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贵阳市阳明文化品牌塑造策略探析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6:00:07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38:50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02:07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4期)2016-05-27 19:12:37
如何做好以“公寓特色为基,文化育人为本”的大学生公寓文化节
科技视界(2016年3期)2016-02-26 2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