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式舞蹈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

2019-01-03 05:56:16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邹连秋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情境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 邹连秋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们根据《指南》的要求和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在舞蹈教学方法中不断地探索、尝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激发式幼儿舞蹈教学法”,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激发式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内涵

简单的讲,“激发式幼儿舞蹈教学法”就是指教师依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及手段,激发孩子的兴趣、情感及创新意识,让幼儿积极参与、创造性表现的一种舞蹈教学方法。

1.游戏性的情境体验、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兴趣、情感的形式及手段。

2.激发则是指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式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㈠创设有效环境,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幼儿在充满童真、童趣的优美环境中,快乐、主动地参与,自由大胆地思索想象,可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1.知识环境做铺垫

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往往不是单一的“一节课”教学,而是和主题活动相统一、联系的。如大班舞蹈《快乐的火把节》就是渗透于主题活动“有趣民间艺术活动”之中进行的。在进行舞蹈教学之前,我们组织幼儿认识了彝族人的生活及民俗习惯,欣赏了美丽的彝族服饰,观看了彝族火把节的录像。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已经对火把节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此时再进行舞蹈教学就轻而易举,而且幼儿的参与兴趣也大大提高。

2.音乐环境来引导

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要先让幼儿学会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内容、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的节奏。在每次舞蹈活动前,我都要让幼儿坐下来,仔细的听音乐,或者闭上眼睛感受:“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你的心情?”……幼儿感受了音乐的美,受到音乐的熏陶后,才能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㈡体验式教学,激发幼儿的情感

让幼儿带着情感去感受、体验、探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激发幼儿的情感

教师要多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千姿百态,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感受舞蹈美的能力。如舞蹈《擦玻璃》,我们先引导幼儿观察或帮助老师、父母擦玻璃,学习擦玻璃的方法,模仿他们擦玻璃的动作,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做出擦玻璃的动作,感受舞蹈的趣味性以及劳动的快乐。另外,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鱼儿、随风飘动的云彩、盛开的鲜花等都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从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探究、自我表现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为舞蹈创设一种游戏情境,如:语言情境、故事情境、社会情境等,帮助幼儿更好的表现舞蹈。如在教授舞蹈《赶海》时,由于幼儿赶海的经验比较丰富,教师可和幼儿回忆赶海的经历,然后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咱们一块到大海边玩吧”,将孩子们带入到舞蹈中去;再如创造性舞蹈《跳舞的小树叶》,我们可根据音乐中的歌词,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加以展开。我们可让一幼儿戴上树干头饰来充当树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依靠在树妈妈身边当“小树叶”。当唱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做小树叶的幼儿可做被风吹走的动作离开“树干”。这样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思想。

3.从表情中感受、表达情感

在舞蹈活动中,教师应启发幼儿在体验探究中用恰当表情表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如在中班舞蹈《青蛙站在小池边》中,在情境故事后提一些问题:

“小青蛙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朝着天边望——它会在想什么?它的心情会怎样?”

“青蛙呱呱叫起来之后你猜它是高兴还是悲伤?”

“青蛙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根据经验以及想象,用各种表情来表现小青蛙的害怕或是喜悦,吸引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也使舞蹈活动更加地丰富。

4.教师以情感人,让幼儿乐于体验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每节舞蹈课,我们总把优美的动作教给幼儿,把舞蹈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节奏而变化动作——让幼儿沉浸在这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中使身心发展方面得到陶冶。

㈢尊重支持幼儿,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创新,多用语言的激励性功能对幼儿的创新作肯定性评价,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富有个性的愉快地参与活动和积极创新的能力。

1.给幼儿一段舞蹈空段,激励创造

在每一个舞蹈教学中,我都会留出一段内容让幼儿进行创编,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活动兴趣。如在舞蹈活动《快乐的火把节》中,请幼儿和小伙伴创编“围绕火把快乐的舞蹈”,教师利用情境性的语言:“看,火把燃烧了,赶快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跳起舞来吧,做你们表示高兴的动作。”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会表现出各种动作:有两人挽着胳膊跳的;有压翘翘板的;有拉手转圈的。当我说:“老师决定把你们的动作编入舞蹈”时,大家都高兴的拍起了手。在连贯性的舞蹈表演中,我尊重幼儿的想法,允许幼儿做不同的动作。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在表演中表情自然,动作也很到位。

2.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指南》指出,我们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得到发展。因此,在舞蹈教育中,我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表现,充分发挥其想象,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激励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如在舞蹈《快乐的火把节》中,一开始只是要求幼儿围成一团,做欢呼状,结果有几个孩子摆出了造型,我问他在干嘛时?他说:“老师我们照个相吧!”,他这样一说,其他幼儿纷纷效仿,做出各种照像的造型,使活动达到一个小的高潮。每次在结尾的部分,幼儿都会摆出不同于以往的造型,体会着舞蹈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使孩子们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幼儿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地达成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魏佥泽慧(11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雨果艺术中心

第十九届“育儿杯”全国儿童书画大赛组委会推荐作品

封面《梦中家园》(局部)的评委寄语

色彩明亮恬静——画面中用到的颜色虽多,却不显得杂乱无序,大面积的黄色很好地调和了明度颇高的玫粉、嫩绿、浅蓝等轻飘飘的颜色,适合的面积对比让群青色、大红色帮助整体的暖橘色调稳定下来。

造型温馨可爱——造型各不相同的慵懒猫咪点缀在画面的各个角落,飞鸟、盆栽、苹果等“小物件”更是将画面主体的“房子”衬托得温暖生动,尽显小女孩儿的细腻心思。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