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亮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河池 547205)
为了能够满足现如今社会发展的矿产资源需求,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是该工作的风险性往往极高,其风险的控制质量与整个矿产资源开发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相关勘查人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重视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风险成因,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规避措施,最大化降低这些风险的出现,提高开采矿产资源的效率与安全,对于现代社会的推进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矿山开采事业在近些年来普遍受到政府所关注,因为社会的运作离不开资源,工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资源,而工业的强大造血能力有目共睹,换言之,矿产开采质量的好坏与否,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稳定性,其中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特性无外乎如下三点:
(1)勘查周期较长
通常情况下,地质地下的矿产资源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特点,这样一来导致勘查工作实际所花费的费用较大,其较长的勘查周期势必会带来巨大的开采成本,确保矿产资源得以顺利开发。据数据资料所显示,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甚至花费了几代开采人员的心血,可见其勘查周期的漫长[1]。
(2)商业价值巨大
众所周知,工业具有十分强大的造血能力。纵观西方列强近代之崛起,无一不依靠工业的发展所实现。而发展工业的前提即矿产资源的开采,尽管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肥沃,但是没有专业的地质勘查工作与开采技术,其再丰富的矿产资源也终将长埋于地底之下,无法充分带动当地工业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崛起。而矿产资源在现如今时代中从开采至加工、生产产业这几个阶段中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商业价值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3)风险回报并存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其目的是为了勘查到有效的矿产资源区,但实际上这种勘查往往具备诸多不确定性,绝大多数成功发现的矿产资源区背后建立在几十甚至几百个勘查失败的矿点,这些矿点在详细勘查中往往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更有许许多多未知的勘查风险。因此,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收益回报往往与勘查风险处于同肩并存的地步。
(1)市场风险
首先,矿产资源在市场中的价值动向往往具有与一定的不确定性。部分地区所呈现出的短期波动性较大的特点不得不引起众多矿产勘查局的重视。其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时常为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导致矿产勘查风险不得不骤然上升。对此,为了能够及时降低现有的市场风险,相关勘查团队往往需要配置一定的人员去分析并预测勘查中的市场风险,确保能够及时改善这些风险,起到良好地防范市场风险作用[2]。
(2)技术风险
其次,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对于矿产资源开采力度有着十分巨大的推进作用。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矿产资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许多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早已处于迫在眉睫之列。尽管我国物华天宝、资源丰盛,但是不同矿产资源区内部的矿藏丰富程度显然在近些年的勘查工作中呈现出疲软状况,所以很多时候少数的资源开采区域往往是建立在许许多多失败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之上。这与勘查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在这个局面下仍旧利用传统的勘查技术,这种勘查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其勘查质量与结果往往得不到良好地准确性保障。
(3)经济风险
此外,在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采中,往往会优先考虑资源较为丰盛且经济效益极为巨大的矿产资源区域,对于那些资源并不够丰富的矿产区域往往需要更多的成本实行勘查工作,这样一来导致实际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支出的出入落差较大,如果显著超过了勘查单位的承受能力,则代表该矿产资源区域的开采经济风险比较大[3]。
(4)政策风险
最后,在现有的矿产管理法律文件中,其政策风险同样比较显著。比如很多勘查工作需要引进投资商,而在投资与勘查中更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显然我国现如今的矿产资源缺乏系统化的市场体系机制,更将探矿权与采矿区处于相互分离的现状,导致很多时候政府在矿产开发纠纷中没有充分发挥促应有的宏观调节作用,为矿产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1)规范矿产资源市场体系
诚然,在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成本支出均为政府公款所拨放,负责该工作的事业单位十分多,但是现有的矿产资源市场信息数据并不完善,其信息共享程度往往十分低,此时,规范矿产资源市场体系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各级勘查局以及负责协助的单位中构建相应的矿产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将勘查工作中所设计到的技术、资料以及成果等信息共享于其中,以充分达到提高资金投入成本的使用质量目的,同时还要在其中完善现有的交易制度,做好矿产资源市场管理,最大化降低其市场风险带来的冲击作用[4]。
(2)提高勘查开发技术水平
勘查工作的质量离不开其勘查技术的先进化水平。对此,对现有的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合理创新,在其中能够根据某一块矿产资源区域内的地质条件与地质特征、成矿强度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其潜在经济价值得以预测,为后续的投资提供良好参考依据。最后,相关勘查人员要能够利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去开展勘查工作,不仅要对于整个地质勘查工作有着全面的掌握,更要在其中减少每一道勘查风险,确保后续的勘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保障矿产资源的勘查质量。
(3)加强勘查数据采集质量
勘查数据的采集工作于整个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采集质量甚至关系到整个矿产资源的开发效率。对此,为了能够尽量减少在采集数据中所出现的错误,可以在其中构建相应的数据审批系统,对于勘查数据在采集、计算、查询等方面均要有着系统地控制和掌握,确保其分析的准确性,避免在其中产生的成本支出与经济效益落差过大的现象发生。
(4)构建地质勘查监督管理
为了降低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政策风险,政府必须要在其中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比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现有的勘查风险制定监管机制,全面保障勘查单位的综合实力,为勘查工作提供长久性保障作用。同时为了不断迎合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相关勘查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结合当下政府的宏观调整制度去提高整体单位的综合实力与监管力度,确保地质勘查风险得以有效降低,最大化减少其中所引起的开发投资矛盾问题,保障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时代中,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越来越多勘查工作得以开展实行,这时候许多矿产企业需要加大投资成本支出来促进矿产资源的顺利勘查与开发。但是其中所面类的各项勘查风险问题不得不引起众多矿产企业以及勘查单位所重视,合理根据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尽可能地规避其勘查风险,保障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