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丁,廖亚楠,陈 涛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95)
从目前的工程建设实践来看,工程设计对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对工程施工也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重视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是岩土结构以及岩土的具体属性,比如力学特征、完整性、稳定性等,如果这些资料探查不够准确,设计也会出现失误,所以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格外重视岩土勘察。静力触探实验是获取岩土资料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对静力触探试验的具体应用做分析与讨论[1-3]。
从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分析来看,静力触探试验的具体利用有多方面的功能,具体的功能如下所述。
首先,静力触探试验在划分土层以及土类判别中有重要的作用。从具体的资料分析可知,土质不同,其软硬程度会有明显的差别,在试验中,探头在不同的土层间所受的阻力也会发生明显的不同。
静力触探试验在过程中会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即贯入阻力,基于贯入阻力的不同,加之力学特性的分析,可以将钻探的结果和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对比可以对土层以及土类做更加具体的甄别。简言之,利用静力触探试验对土层和土类进行判别,对于土层以及土类的认知会更加清楚。
其次,在地基承载力确定的过程中,静力触探试验也有突出的作用。从实践分析来看,地基土的承载力确定可以通过静力触探试验的结果和土层原位荷载试验测得的结果对比分析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承载力确定中,需要构建特定区域以及特定土性的经验公式。目前的我国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是参照单桥经历触探的测试结果比贯入阻力P进行经验公式的建立。
最后,在确定土地变指标方面的应用。土地的变形指标是评价土地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土地勘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勘察实践中需要对变性指标的准确性做界定。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利用静力触探试验做土地变形指标的确定,可以将静力触探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和土层原位荷载试验测量所得出的变形模量或者是室内土工测试所得到的压缩模量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基于关系可以构建具体的变形指标公式。
某地建设10幢5层的综合建筑物,单柱的荷载重量约为3700kN。对施工区域的岩土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土类主要有素填土、中砂、淤泥、粉沙、淤泥质土、卵石。为了对土层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及荷载能力做具体的分析,需要利用静力触探试验。
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需要设置150个勘测孔,响铃勘测孔的距离要做好设定,该工程的勘测孔间距在20m~24m之间。就150个勘测孔而言,其中有120个是钻探孔,30个为静力触探孔。在测量中,静力触探孔不在平面上做设置,其要交替设置在钻探孔当中[4]。
就静力触探的具体应用分析来看,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如下。
第一是合理布置勘测孔。从具体的分析来看,勘测孔的布置不合理会影响最终的勘察效果,所以在勘测孔布置的时候需要利用两个原则:①适度性原则。即勘测孔的布置需要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符,勘测孔要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②相间性原则,相间性原则主要值得是钻探孔和静力触探孔需要做到交替分布,这样,最终所获得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才会更加的突出。
第二是积极的发挥测试技术的性能优势。不同的测试技术在实际利用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优势,发挥优势会让测量结果更符合预期,所以在实践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具体利用的技术优势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积极的做好调整和改善,这样,技术的优势发挥会更加显著。
第三是构建岩土工程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库做分析数据的获取。在上文中提到,岩土勘察主要的目的是获得土层结构的相关数据,并对土质性能数据等进行获取。因为这些数据的规模庞大,人为记录很容易出现丢失或者是错漏的情况,所以需要基于计算机技术构建数据库,数据库可以记录数据,同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处理,基于数据处理,岩土的各方面性能会得到综合掌握。
简言之,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静力触探试验的利用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比较的多,所以需要将技术的具体利用过程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掌握,这样,技术利用效果会更突出,岩土工程勘察的效果也会更显著[5]。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工程的质量要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增加,必须要在岩土勘察的基础上,所以说岩土勘察对工程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的岩土勘察利用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比较多,而且各种技术方法的优势不尽相同,静力触探试验作为众多岩土勘察的技术之一,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深入分析其应用,这对于认知技术优势、推广技术的广泛利用来讲有突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