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水资源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各国战略资源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任务。通过水利、水电工程利用水资源是我国发展综合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同时水利又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所以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好水资源,至关重要。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迎来发展新形势,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小型农村;新形势;水利建设;管理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历史悠久,但现阶段受制于传统的水利设施影响,发展不完善且落后。如今建设新农村受到新形势及经济的影响,国家对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视促使农村水利基本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使水利工程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能够为人们服务。
一、小型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新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普遍
目前我国农村的绝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时间都比较早,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中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建设水利工程设备受当时科技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建设水平较低,现大多以往水利设施已老化。据有关统计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低于 50%,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和使用问题,许多工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一旦遭遇洪涝灾害必然会威胁到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小型农村的新型水利建设发展还并不普遍,群众观念不强,并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新型水利建设中来。对于农村水利建设的宣传也还处在初级阶段,部分地区农民群众还没有产生对农村发展水利建设的重视思想,在利用水资源时随意浪费,使用自己建设的水利设备,所以推广新型的农村水利建设发展极为重要。
(二)水利工程保护措施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增多,但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原有的水利工程的保护,原有的水利工程大多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情况,有的水利工程甚至停留在无人管理的状态,连基本的管理设施和人员都缺乏,存在很多使用问题。并且在目前新型的水利建设中依然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并且在工程建设后维护检修工作也不到位,影响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无人管理是一个大问题,农民群众对水利设施的保护、维修意识不强,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不完善,经常出现人为侵占、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农村水利设施的保护愈发重要,由于缺乏明确的保护管理措施,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目前难以落实。
(三)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
我国政府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发布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目标旨在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这些规定同时适用于农村的水利发展,但在管理条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干部群众对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管理意识差,监督单位也没有做到相应的监督职责并且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基层水利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层次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缺乏具体认知,没有相应方法提高水利建设的水平,使得农村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办法可以得到合理的改善,所以我国水利建设改革体制还是很不彻底的。
(四)资金投入不足
建设水利工程是对于小型农村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量很大,面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建设资金,还需要建设后的维修与管护资金。我国的水利机构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方面的标准,但在实际中,根据我国中央政府方面的要求,基层水利设施的建设必须通过群众自主负责的方式,政府只是在需要的时机对其进行合理的帮助,仅靠政府的帮助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个别地区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经费依然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导致了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比较简陋甚至被搁置,后期的水利建设维修管护也很困难。
二、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从根本入手,治“标”治“本”,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就是根本。目前的水利管理措施实行并不顺利,要结合小型农村的发展实际制定有利于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工程建设规划和指导性计划(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胡金华),同时加强管理监督机制的运行,严格实施小型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改变农民群众观念,宣传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农民群众对于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思想意识还很薄弱,并不重视其发展。所以要改变农民群众的观念,宣传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从水利部门管理人员做起,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到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向区域内的广大农户推广水利建设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之中,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热情。同时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能够持续健康进行。
(三)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平衡。在积极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中同时要保障农村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在大自然受到破坏最低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保证水资源不被滥用,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型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水利工程是农村重要的水利设施,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发展经济社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目前我国的小型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建设与管理的难度还比较大。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农村的水利基本建设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新形势下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合理开发新型农田水利工程,保证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利用率,促使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发林.浅谈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1)
[2]李普玉.农村水利现状及农村饮水安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
[3]刘虎山.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