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建设期间的工程优化、调整和变更情况,包括主体建筑工程在布置及结构方面的调整及变更,以及机电及金属结构、水保、环保及征地移民等专业相应的变更调整,同时对变更对工程规模、安全、工期、征地移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效益、投资等各方面的缘由及影响做分析。
【关键词】会北工程;设计变更缘由;投资影响分析
1、工程概况
会宁北部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会北工程)是引洮供水一期的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向引洮一期工程二干渠控制范围内的会宁县北部地区头寨、郭城、汉岔、新庄、白草塬、草滩、刘寨、土高、河畔、新塬、土门等11个乡镇生活、农村人畜饮水和工业以及1.7万亩农业灌溉供水。
可研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12]4084号文关于会北工程的工程等级批复内容为:该工程为Ⅲ等工程。初设阶段,甘肃省发改委以《甘发改农经[2013]2014号》文批准了《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经复核确定引水渠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扩水源工程和配水工程两部分。水源工程包括新建二干渠延伸段输水工程20.255km、新堡子水厂输水总干管33.119km和向头寨西支渠供水管道0.846km。配水工程包括水厂和配水管网,各级管道总长884.237km,其中配水总干管1条20.755km,新建干管6条总长202.16km,改扩建干管3条14.762km,新堡子水厂新建蓄水池连接管1条1.78km,分干管28条总长265.87km,支直管488条总长378.91km;新建、扩建水处理厂2座、水厂调蓄池2座;沿途新建泵站56座,改建原有泵站4座,泵站调节池及高位水池196座,管网调蓄水池总容量3.865万m3。
2、设计变更发生缘由
会北工程批复建设工期30个月。由于工程的建设及供水区域覆盖范围较大,线路长,建筑物类型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征地拆迁难度大,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对接及衔接出现较大变化等问题,建设过程遇到了较多的困难,目前已完成新建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与批复的初步设计相比,施工图阶段在工程布置、建筑物结构设计、机电及金属结构、水保、环保、征地移民等方面发生了数量不等的设计变更,主要原因归类如下:
2.1 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要求,施工图设计阶段认真落实水利部水规总院《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中的相关问题,同时针对初步设计中存在的缺漏项和不足,对原设计成果进行细化及优化调整。
2.2主体建筑物地质、征地、渣场等条件出现变化,导致主体工程结构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工程相关的配套工程建设内容发生变化,导致主体工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原设计利用的建筑物在开工前出现变化而不能利用,变更为新建建筑物方案。
2.3原设计部分跨河(沟)建筑物因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或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实施难度大,从减小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方面、降低投资等方面考虑,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变更。
2.4工程建设过程中,因超出设计标准的外因导致工程出现损坏,对工程进行抢修及加强防护。
2.5工程建设期间,原设计部分管道线路征地范围内因新建房屋、种植经济林、道路、文物保护、沟道冲刷等因素,征地及实施困难,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对管道局部线路进行改线处理,同时对所属建筑物的位置、数量、结构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变更。
2.6因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河坪、新堡子水厂供暖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和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新增环保设施。
2.7对于配水工程中的分干管及支管布置,实施中发现与其同期建设的会宁县农村安全饮水水工程供水范围与本工程供水区域有较大的重复,因此各配水管网中的分干管及支管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2.8 初步设计阶段因投资控制等因素,单座水池最小容量确定为50m3。会宁北部供水工程管网布置复杂、条数多、长度大,大部分高位水池承担多条管道及多个村庄的供水任务,从甘肃省已建成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网的实际运行情况看,长距离供水管网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调蓄水池容积偏小时,供水高峰时会出现调蓄及供水能力不足,导致管道下游村庄或部分管网中无水可供的情况普遍存在,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及效益发挥。设计从调蓄、运行、效益等多方面考虑,将单座水池最小容积调高至100m3,分干管及支管管网调整后,根据布置需求,增加了一部分高位水池数量,水池容积也相应增加。
2.9针对主体建筑工程在布置及结构方面的变化,机电及金属结构、水保、环保及征地移民等专业也相应进行了变更调整。
2.10 管材材质发生变化。一是原初步设计批准采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对管材进行变更设计;二是施工图阶段对支管管材管径做了进一步优化设计,并确定采用广泛应用于饮用水供水管的中小口径PE管替代原设计PVC-M管作为支管的主要管材。
3、设计变更类型
3.1 从原因方面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针对部分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等建设条件变化,施工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初步设计中存在的缺漏项和不足,对原有设计成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而引起的主动设计变更;
二是因实际施工过程现场水文、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措施、工期要求、征地拆迁、现有工程建设、市场供应情况等条件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相应引起的对原有设计的被动变更。
3.2 从变更性质方面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重大设计变更,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发生变化;
二是一般设计变更,包括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影响较小的局部工程设计方案、建筑物结构形式、设备型式、工程内容和工程量等方面的变化。
4、重大设计变更
依据《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重大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根据对会宁北部工程设计变更项目的总体梳理,配水管网中途加压泵站布置变更、配水管网管道管材变更、泵站调节池及高位水池容量数量调整变更、水处理厂自控、监控、环保、管理房、化验设备等方面的变更、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调整和工程管理综合自动化建设内容的变更对工程总体布局及布置方案、规模及投资影响较大,属重大设计变更。详细分类及投资变化见表1。
5、一般设计变更
依据《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一般设计变更是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影响较小的局部工程设计方案、建筑物结构型式、设备型式、工程内容和工程量等方面的变化,经过梳理,将施工图阶段对局部线路优化调整、布置调整、建筑物结构型式优化调整、设备型式及数量做强化调整等项目及征地、水保、环保等项目变更调整列为一般设计变更。会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共处理一般变更共47项。其中:引水渠道段6项,输、配水总干管2项,水厂调蓄水池3项,水处理厂7项,配水管网19项,水力机械1项,工程征地与移民安置方面6项,环境保护方面1项,水土保持方面2项。
7、分析及结论
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建设期间工程优化、调整和变更情况,主要包括主体建筑工程在布置及结构方面的调整及变更,以及机电及金属结构、水保、环保及征地移民等专业相应的变更调整,同时对变更在对工程规模的影响、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对工期的影响、对征地移民的影响、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对效益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影响做分析。工程建设工程等级、供水范围、供水对象不变,均与初设方案保持一致,工程规模基本维持初设方案,仅根据分干管及支管的布置调整,对相应管线的设计流量及高位水池座数、容积进行了调整。目前已经完成新建部分的工程任务,进行试运行验收。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实际建设工期超过计划工期不足1年时间。
会北工程涉及的建设内容范围广、线路长、建筑物多,施工图设计较初设设计批复的方案和建设内容发生了较大变更,概算投资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实际结算投资也较批复概算投资有所突破。为了如实反映工程投资的实际变化情况,防止设计变更概算投资与工程实际结算投资产生较大出入和背离,采用结算工程单价(合同工程单价)和施工图结算工程量进行投资核算,并进行工程设计变更投资对比。工程投资主要增加在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处理厂建设、输配水总干管和配水管网管材设备变更等工程部分。全部项目设计变更后概算总投资为96234.60万元,较原批复初设概算总投资87556.00万元增加了8678.60万元,扣除上述重大设计变更增加投资9690.97万元外,一般变更、施工临时工程及独立费用变化投资减少1012.37万元。相对于初步设计批复投资,增加了8678.6万元,投资超额9.91%,在规范要求的可控范围内。
作者简介:范宏,男,(1969--),汉,本科,工作单位:会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职称:水利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