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2018-12-29 00:00:00王薇薇
当代旅游 2018年7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和完善对策,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整体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社会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也与其息息相关。但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部门对其重视不够,致使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则因为教育方法和模式过于传统,不能满足新时期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根本需求,导致教育目标无法顺利实现。所以,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做好改革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政治理想心态乐观

尽管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但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据调查,当前高校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面对政治问题时,都能够主观、冷静的进行判断,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个人理想与政治实现有效结合,这一现状实质上为日后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方法和模式有待创新

在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之前,高校思政教育并没有引起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导致教师也没有在教学上给予过于关注,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根本不在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也是一直延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单方面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传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厌倦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急需课堂中新鲜元素的融入,因此,对教育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势在必行,这是未来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的必然需求。

(三)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缺少社会责任感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在思想上、认知上都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在面对问题时会有自己的看法。大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需要大学生面对的东西也很多,学业、就业方面的压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其思想进行引导,那么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说,自闭、忧郁、焦虑、冷漠等,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久而久之,会导致大学生缺少集体主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提高大学上思政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现阶段各所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偏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以,在对提升策略进行制定时,需要做到全面、系统,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构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高校需要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精力。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聘请高学历、高素质的思政人才加入到教学工作中,建设年轻、有活力的教学梯队,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的开展。与此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工作,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其更好的应付日后的教育工作。此外,为了激发思政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这样可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使思政教师团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有效性对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影响,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下,各类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而言,也要对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授课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通过反复强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国内外一些时事政治的讲授,如果仍采用这一方法的话,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参与到课堂中,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对事情的思考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三)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阶段性的,据统计,处在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要比处在大一、大二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对大三、大四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高度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学校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也具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其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必要工作,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稳定与进步的不竭动力。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若想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不仅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与模式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还需要高校领导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以此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加强思想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司楠.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

[2]万雷,金美伶,师东菊.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