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忠华 ,何世明 ,塔英 ,吴锦波 ,林宝山 ,罗昌俊 ,谭武 ,黎军
(1.四川省阿坝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 红原 624402;2.四川省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马尔康 624000;3.四川省红原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四川 红原 624400;4.四川省阿坝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四川 阿坝 624600)
羊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重则直接引起牲畜死亡,轻则降低牲畜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成本[2]。为了更好地防制该病,本试验项目组开展了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效果评估研究,旨在为川西北高寒牧区西藏羊的包虫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1.1 试验动物 本试验在阿坝州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小金县、汶川县、茂县各选取一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各挑选60只西藏羊共计420只作为试验对象,将各个试验点的西藏羊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只,免疫组40只。所有试验羊均佩戴溯源耳标。
1.2 试验试剂 试验疫苗为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购于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羊棘球蚴(Eg95)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于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羊包虫病快速检测试纸,购于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羊包虫病感染情况检测 采集420只西藏羊首免前的血液制备血清,使用羊包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检测。
1.3.2 免疫方法 免疫组西藏羊按说明书剂量(1头份)颈部皮下注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28d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对照组不免疫。免疫组西藏羊分别于首免前、首免后28d、加强免疫后30d采血并分离血清,同时在相同时间段采集对照组西藏羊的血清,应用羊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按说明书要求检测Eg95特异性免疫抗体,分别计算各组群体抗体阳性率。
1.3.3 剖解试验羊统计包囊数量 加强免疫30d后分别在每个试验点随机挑选6只试验羊,其中免疫组3只、对照组3只,解剖试验羊取出完整的肝脏、肺脏等器官,仔细观察。发现白色囊状物后,将其割开,如发现有囊壁、囊液以及钙化的包囊,则记为棘球蚴病阳性。
2.1 羊包虫病感染情况 用羊包虫病快速检测试纸对420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羊包虫病的感染率为6.7%~46.7%,且每个试验点的感染率不同(见表1)。
表1 羊包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检测结果
2.2 各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免疫组西藏羊的免疫抗体在首免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首免后28 d、加强免疫后30 d,免疫组西藏羊Eg95特异性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7.9%、9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强免疫后30 d的抗体阳性率比首免后28 d的阳性率提高了22.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2。
表2 西藏羊各时期抗体阳性率
免疫组经加强免疫后,其最低保护率为88.3%(红原县),最高可达100%(茂县)。不同试验点的免疫保护率有差异(详见表3),这可能与海拔高度、试验羊个体差异、注射方法等因素有关。
表3 7个试验点各时段的抗体阳性率
2.3 试验羊剖检结果 羊感染包虫病后主要寄生于肺脏、肝脏等实质器官,在加强免疫30 d后随机抽选各个试验点免疫组和对照组的羊进行剖解、观察。结果发现,剖检对照组的21只羊,其中有19只羊在肝脏、肺脏发现大量包囊,检出率达90.7%;剖检免疫组的21只羊,其中有5只羊在肺脏、肝脏发现包囊,检出率为23.8%。免疫组的包囊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保护率达到国家标准75.0%。表明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西藏羊,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效果确实。
四川省包虫病主要分布于甘孜州和阿坝州的31个县,其中26个重点疫区在藏族牧区[3-4]。2010年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对理塘、色达和若尔盖3个县进行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包虫病平均感染率为21.7%,羊包虫病平均感染率为29.5%,犬细粒棘球绦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4.5%[5]。近年来,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阶段的抗原进行分析,发现有25KD左右的蛋白(Eg95)为特异性保护抗原,用其免疫试验羔羊可获得93.0%的保护率[6]。因此,本试验选用含Eg95蛋白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试验羊进行免疫接种,结果测得免疫保护率高达95.0%。由于动物血清抗体水平与包囊数量显著相关[7],故说明本试验中西藏羊经加强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能对羊群整体产生保护作用。
鉴于羊包虫病快速检测试纸卡的灵敏度较好,建议作为包虫病临床初步筛选用;从抗体检测结果以及辅助剖检结果来看,给羊注射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防制羊棘球蚴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