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杰
精神分裂伴抑郁症病情严重, 治愈率低, 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增加, 逐渐丧失心理功能,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1]。老年人是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高危群体, 病情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伤和自杀事件, 临产治疗难度极高。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改善临床症状, 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至关重要。不断探究治疗精神分裂伴抑郁症的最佳方案是医院与患者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分析在治疗精神分裂伴抑郁症的过程中, 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被确诊为精神分裂伴抑郁症, 且年龄>60岁;②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18分, 阴性和阳性临床症状评分>60分;④患者未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等脏器疾病;⑤患者无智力缺陷和语言障碍;⑥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且对精神药物未产生依赖性。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女17例, 男19例;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70.6±4.8)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8.6±1.1)年。观察组女18例, 男18例;年龄64~81岁, 平均年龄(74.6±5.2)岁;病程3~12年, 平均病程(7.8±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044, 规格:20 mg×14片/盒)联合奥氮平(Lilly del Caribe Inc, 国药准字H20140609, 规格:5 mg×28片/盒)治疗, 口服奥氮平, 初次服用剂量为5 mg/d,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量的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不能超过20 mg/d;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 服用剂量为1片/次, 1次/d。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533,规格:20 mg×12片)联合奥氮平治疗, 奥氮平服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口服帕罗西汀, 服用剂量为1片/次, 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通过阴性和阳性临床症状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 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主要内容有阴性和阳性症状各7项, 以及一般精神症状的病理构成, 通过分级进行评分, 患者的评分与症状的轻重呈正比。②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主要分为5个等级, 0分为无抑郁, 1分为轻度抑郁, 2分为中度抑郁, 3分为重度抑郁, 4分为严重抑郁;如果患者的评分>35分, 则表示患者有极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阴性因子评分、阳性因子评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因子评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性因子评分及治疗后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5/36), 略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阴性因子评分 阳性因子评分 一般精神病理评分 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35.1±4.9 25.8±4.1a 14.8±3.6 11.1±2.3 24.6±3.8 20.3±3.5 57.2±8.6a对照组 36 35.6±5.1 32.1±4.2 14.7±3.7 11.2±2.3 24.8±3.7 21.5±3.2 64.7±7.6 t 0.424 6.440 0.116 0.184 0.226 1.518 3.92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31.6±4.5 15.6±3.5ab对照组 36 31.5±4.6 22.6±3.2a t 0.093 8.856 P>0.05 <0.05
精神分裂症极易病发抑郁症, 导致患者出现自伤和自杀等情况,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分裂伴抑郁症的病发与患者的性格、社会能力, 以及药物治疗密切相关, 正确的治疗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2]。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对多种受体具有选择性, 对5-羟色胺(5-HT)2A/2C、肾上腺素能α2受体、5-HT3受体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前额叶皮层释放大量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 从而有效治疗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3]。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症状, 在临床治疗方面通常会联用抗抑郁的药物, 帕罗西汀作为抗抑郁药物, 对于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 该药物的半衰期为24 h, 能够抑制CYP2D6 酶发挥, 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情绪。研究显示, 失眠会加重患者抑郁症。帕罗西汀对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功效, 溴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功能, 而且不会影响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情况, 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相关研究显示, 在治疗精神分裂伴抑郁症的过程中应用奥氮平, 治疗的安全性高。奥氮平能够增加抗抑郁药物的疗效, 通过与抗抑郁药物合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5]。本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抗抑郁药物与奥氮平联用的效果, 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阳性因子评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性因子评分及治疗后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5/36), 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奥氮平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更优越, 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综上所述,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优越,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