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探讨

2018-12-05 03:16:20方礼才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光疗胆红素血症

方礼才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此病可在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发病。进行光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1]。本文对在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于2014年制定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2)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220.5 μmol/L。3)其家长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3]:1)合并有新生儿败血症或先天性代谢缺陷。2)临床资料不全。随机将这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40例患儿的日龄在1~28 d之间,平均日龄(14.84±5.78)d;其中有男20例,女20例。对照组40例患儿的日龄在2~27 d之间,平均日龄(15.25±5.35)d;其中有男17例,女23例。两组患儿的日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 Datex Ohmeda公司生产的白光光疗灯或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蓝光灯婴儿光疗培养箱对两组患儿进行光疗[4]。方法是:1)将患儿的衣物脱去,使用眼罩和纸尿裤保护其眼睛和会阴部。2)将观察组患儿置于光疗床上,采用波长为400~550 nm、强度为35~45μW/(cm2/nm)的白光对其进行治疗。将对照组患儿置入光疗培养箱中,采用波长为425~475 nm、强度为10~12 μW/(cm2/nm)的蓝光对其进行治疗。3)持续照射24 h后,间歇12 h,然后再照射12 h,连续治疗4次。治疗时保证患儿与光源的距离大于>30 cm[5]。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2 h、24 h、72 h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统计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12h、24h、72h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

观察组患儿治疗12 h、24 h、72 h后其血清总胆红素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43.12±24.17)μmol/L、(209.54±16.25)μmol/L、(180.93±12.77)μmol/L, 对照组患儿治疗12 h、24 h、72 h后其血清总胆红素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0.54±30.28)μmol/L、(235.86±20.15)μmol/L、(220.45±15.39)μmol/L。在治疗 12 h、24 h、72 h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12 h、24 h、72 h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μmol/L)

2.2 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发生腹泻,有1例患儿发生皮疹,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5333,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与患者存在肝胆功能异常、头颅血肿及感染、ABO溶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此病患者多为新生儿。进行光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此疗法因疗效确切、无创、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表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光疗能够促进其体内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可降低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缓解其临床症状[6]。强化光疗是指使用强度>30 μW/(cm2/nm)的白光对患儿进行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与进行传统的蓝光治疗相比,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治疗12 h、24 h、72 h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快速降低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缓解其临床症状。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7.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5333,P>0.05)。这说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光疗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36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双面和三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2013年23期)2013-09-21 0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