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 彦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1733)
闭角型青光眼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此病患者常合并有白内障,对其视力的危害极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失明。以往临床上常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抗青光眼手术,然后再对其进行白内障手术,但效果不佳[1]。相关的文献指出,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分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笔者对在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房角镜检查和裂隙灯检查被确诊患有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其中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器官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的患者。这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53~79岁,平均年龄(63.87±4.73)岁;其病程为1~23个月;其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的患者有11例,在0.1~0.2之间的患者有17例,在0.2~0.4之间的患者有5例,>0.4的患者有2例。
为这35例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术前,先使用爱尔卡因对患者进行点眼麻醉,然后对其进行消毒铺巾。使用开睑器撑开其患眼的眼睑,以角膜缘上端的穹窿处为基底做一个长约6 mm的结膜瓣。在距离角巩膜缘3 mm处做一个长约4 mm的切口作为巩膜隧道。之后在角膜缘的两点钟方向做1个侧切口。经巩膜隧道向前房内缓慢地注射黏弹剂,并对晶状体囊膜、核及皮质进行水分离,取出晶状体核,清除晶状体皮质。以注射黏弹剂的方式充盈囊袋及前房。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完成植入后吸除黏弹剂。切除2 mm×2 mm的角巩膜组织(含有小梁组织),之后切除巩膜根部,修复虹膜。使用10-0号线缝合巩膜瓣,使用8-0号线缝合结膜瓣。完成缝合后,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四环素。在结膜处涂抹地塞米松眼膏,然后对患眼进行包扎。
完成手术治疗后,对本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其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
对本文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 d本组患者中最佳矫正视力>0.4患者的占比更高,P<0.05。与治疗后3 d相比,治疗后3个月本组患者中最佳矫正视力>0.4患者的占比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n(%)]
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3 d的眼压更低,P<0.05。与治疗后3 d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眼压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眼压的比较(mmHg,±s)
表2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眼压的比较(mmHg,±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治疗后3 d相比,P<0.05。
阶段 例数 眼压治疗前 35 39.59±7.18治疗后3 d 35 14.89±5.10*治疗后3个月 35 10.20±4.16**
治疗前本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平均为(1.91±0.60)mm,治疗后3 d其前房深度平均为(2.36±0.62)mm,治疗后3个月其前房深度平均为(2.91±0.71)mm。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3 d的前房深度更深,P<0.05。与治疗后3 d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前房深度更深,P<0.05。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 d本组患者中静态下前房角开放大于1/2患者的占比更高,其中动态下前房角关闭大于1/2患者的占比更低,P<0.05。与治疗后3 d相比,治疗后3个月本组患者中静态下前房角开放大于1/2患者的占比更高,其中动态下前房角关闭大于1/2患者的占比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前房角的比较[n(%)]
青光眼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压升高、视神经受损、视力下降等[2-3]。此病患者常合并有白内障,对其视力的危害极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失明。以往临床上常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抗青光眼手术,然后再对其进行白内障手术,但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手术的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4-5]。为了进一步分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笔者对在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其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前房角静态下的开放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其前房角动态下的关闭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综上所述,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视力,降低其眼压,增大其前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