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表彰两人在技术创新、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方面做出的贡献。奖金金额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84万元人民币,由两位获奖者平分。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今年,诺德豪斯和罗默这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设计出了一些方法,来解决当前如何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这一最基础、最紧迫的问题。他们两人通过构建解释市场经济如何与自然和知识相互作用的模型,扩展了经济分析的范围,他们的研究结果使人类更接近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
保罗·罗默目前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他的主要贡献在宏观经济学,尤其是内生经济增长方面。过去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强调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什么决定了技术水平?是什么导致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差异?什么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来源……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罗默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对人力资本、创新和知识的投资。他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 的概念来对持续的增长进行解释,提出不同于其他要素的规模报酬具有的递减性,“知识”作为一种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如同一篇论文就在那里,大家都可以阅读一样。当这种要素投入生产时,会产生强大的正外部性,从而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出现。一旦有了规模报酬递增,持续的增长也就成为了可能。罗默的观点,对于当时习惯了传统经济学中“边际收益递减”的人们来说,是极具颠覆性的。专家指出,罗默提出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对当今科研投入、教育投资等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的实施和颁布具有重要意义。
诺德豪斯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以其在经济模型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他在索洛增长模型中纳入碳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的负外部性,开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关于全球经济-气候系统的简单、动态且量化的模型框架,即综合评估模型(IAMs),以研究经济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双向反馈循环。该模型框架能够模拟经济和气候在不同的自然、市场与政策假设下如何共同演化,进而在不同的全球场景和政策干预中做出最优选择,有助于将市场经济引向平衡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合理碳排放水平。他的量化模型为计算最优的碳税计划提供了条件。如今已广泛传播并应用于模拟经济和气候共同发展方面,测试如实施碳税等相关气候政策干预经济的后果。在当前人们面临诸如全球变暖、碳排放过量等能源、环境问题的背景下,诺德豪斯的研究启示我们要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制度的制定,适时开征碳排放税,提高环保政策制定的专业性。他主张建立全球碳税机制和用“净经济福利指标”衡量经济产出,奠定了“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