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纠偏机制仍在起作用

2018-11-19 04:30:36周德武
环球时报 2018-11-19
关键词:中求对华政策中美关系

周德武

美国中期选举已经落幕,其结果至少说明:美国选举政治的铁律并没有被打破,中期选举不利于执政党的现象再次轮现,可见相当一部分选民对当前美国政府我行我素并不买账。这也再次证明美国社会的纠偏机制仍在发挥作用。

中美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激烈喧嚣”之后,中美元首的通话让彼此间关系稍稍有所缓和。而通过对美国中期选举的观察,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回摆抱持稍稍乐观一点的看法,相信美国社会的纠偏机制终将会对美对华政策的未来调整发挥平衡作用。

近段时间以来,美对华强硬派借助各种方式,做了过去想做而没做成的事,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遏制中国发展的声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尽管美国的国家战略需要寻找敌人,但把中国视为敌人是找错了对象。中国不同于前苏联,一是中国不搞霸权,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二是当年美苏经济完全割裂,这很容易使得双方的安全与军事关系变成对抗性的关系。但是,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正像美国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所言,“美国没有可以从经济上孤立中国的国际机制。两国经济日益密切,将美国经济从中国分离开来,美国自身也会破产”。她认为,美政府对华政策走在错误的方向,有必要加强对话,寻找妥协点。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段时间美知华人士集体沉默形成反差的是,近来已有一些公开对美政府现行对华政策提出批评的声音。知名中美关系专家包道格撰文指出,熟悉对华事务的老一代官员陆续退休,新一代年轻官员不了解中国,也缺乏对中国的耐心,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始于2008年奥运会之后,没有对中国变化认识的历史纵深,这种倾向非常危险。他呼吁这些年轻官员们负起国家的责任,除了寻求与中国对抗之外,看看有没有别的选择。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更是直言,这届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走得太远,完全违背了美对中国的官方承诺。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会我们,只有从正反两面看问题,才更加全面。越是对中美关系悲观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乐观的一面。否则我们只能相信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历史宿命而无所作为,任由“修昔底德陷阱”之类的惰性历史学说泛滥。

中美建交以来风雨四十年,如今正面临新的历史性抉择。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双边关系一直遵循着在斗争中求发展、在摩擦中求合作、在曲折中求前进的轨迹。在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美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当年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安排机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限制、防范从来有之;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邀请李登辉访美,致使中国政府召回驻美大使作为回应;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双方更是剑拔弩张;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更是在2009年就初露端倪。

所以,中美之间遭遇新的挫折也不必大惊小怪。中美之间有重大分歧并不一定就会导致“破局”,重要的是双方努力管控分歧和竞争,尤其防止变成恶性竞争。毕竟两个大国互为敌人是世界的灾难,历史殷鉴不远。▲

(作者是北京资深媒体人士)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猜你喜欢
中求对华政策中美关系
等差数列中求Sn最值的几种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이보촉온(以保促穩) ·온중구진(穩中求進)-20년20 중국 양회(兩會) ‘ 메시지’를 읽다
中国(韩文)(2020年6期)2020-08-13 09:31:18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26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1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本 期 导 读
环球时报(2009-04-24)2009-04-24 12:59:46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
军事历史(2003年3期)2003-08-21 06: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