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2007年开始,11年时光,兼任义县科技副县长的王宏,就是这样一粒种子。他完成了工作岗位从专家到领导干部的转身、工作领域从试验田到广袤大地的转身、地区农业发展从低质量到品牌化的转身。他致力于推进义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紧紧扭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牛鼻子”,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一心一意地推进种植、林果、养殖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兴旺为根本,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农民富裕为目标,书写了义县新时代“三农”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王宏集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苹果栽培课题组组长、辽宁省科技厅义县特派团团长、义县科技副县长于一身,带着农业科技专家的使命,带着省科技厅的嘱托,带着推进省级贫困县早日脱贫的责任,为了义县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托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出了义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色足、质量高、效果实的系列牌。
第一张牌,观念的水位。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之水决定浮起行为之船的力量。观念转变的背后,牵涉着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知认同、对市场开拓风险的担忧规避、对已有经验和生活现状的自我超越,等等。王宏两脚泥、一身汗,走遍义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一干就是11年,把足迹和汗水留在全县380多个重点果树乡、村、户的果园里,农民由最初的疑惑、半信半疑,转变为把科技副县长、把农业新科技、把市场营销都当成了发展的香饽饽。王宏带着乡亲们和技术人员,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发挥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让农民“眼见为实”,让当地土专家冲破原有技术局限;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当地技术人员,用“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达成了“先富脑袋”到“后富口袋”的效果。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无疑是一个把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的过程。从深层次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以满足农民第一需求为动力,通过人才这一第一资源,抓住最关键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来实现。王宏抓住关键,积极组织推进多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据相关部门统计,11年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67场次,参训人员达到2.42万人次。组织各类示范户和技术员外出参观学习71批次、3600多人次。培养了68名乡村果树专家、236名果树技术员,有412名农民技术员被选送到省内农业高等院校脱产学习,85名优秀农民被选送到中国果树研究所学习深造,奠定了全县果业发展的根基,形成了发展后劲。为了可持续“富脑袋”,早在2008年,他就组织开通“金农通”专家热线,在农民和专家之间架起了一座高效沟通的空中信息立交桥。他以一个人的力量,依托组织、制度、政策的优势,汇聚成广大农民的力量和一个地区的力量,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引领,使义县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初步实现了内生性演化,农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
第二张牌,品牌的方位。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品牌是质量的终极认同,是产业兴旺的果实和标志,是赢得市场的根本,这是亘古不变的命题。王宏顺应“品牌中国”“品牌辽宁”建设的时代趋势,把目光瞄准品牌,创造了一系列名优品牌。有园区品牌——国家级果蔬示范园2个,省级果树示范园2个。有产品品牌——2014年9月8日,义县选送的“南红梨”新品种在青岛举办的2014年首届“中华杯”全国优质梨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11月13日,义县选送的绿色果品寒富苹果、花盖梨和京白梨分别在辽宁省名优特果品展览评优活动中获得金、银、铜奖。有区域品牌——义县是辽宁省早金酥优质梨生产示范县。由此,品牌成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识,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延长了产业链。
第三张牌,市场的定位。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握紧和握好,关键是要聚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相信质量,市场拥抱品牌,市场需要开拓。王宏一班人率领干部群众,从三个维度,赢得了市场的主动和先机。一是强化营销。开设农民科技经纪人培训课程,培育一批又一批农民科技经纪人,他们在课堂上系统学习,在市场中磨炼摔打,发挥营销的重要作用,把义县果品销售到全国许多主要城市。二是巧借东风。借助山东一家公司,采用“借船出海”的办法,把优质果品销往国外,打开了国际市场。三是组织起来。全县共建成果树技术协会3个,果树专业合作社44个,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组织果农按无公害果品的栽培技术进行生产,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统一商标,统一包装,参与销售和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第四张牌,战略的地位。战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谋长远中谋当前,谋全局中谋一域。这样不仅可以上演一部精彩的电影,还可以上演精彩的连续剧。他们一开始就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依托体制机制优势和政策连续性,立足辽宁,瞄准“齐鲁样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义县发展的一篇大文章。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让乡村振兴战略在义县更好地落地生根,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这一大工程,从科技成果转化着手,从发展产业升级,从赢得市场份额落脚,全面振兴势头方兴未艾。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形成面向市场适应农村发展“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的农业发展平台?全县60万亩荒山怎样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义县的优质品种如何进一步巩固面积、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从试点、示范到形成规模等等,这些都在擘画和推进中。
王宏引领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情尽义地打好观念牌、品牌牌、市场牌、战略牌。其背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价值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党性牌”,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共建小康、共同富裕的“攻坚牌”,是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合力牌”,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动力牌”。拥有这样的价值取向、人生情怀,才能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最大政绩,引领农民走好振兴发展的每一步,这正是科技副县长引领发展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