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研究

2018-10-23 11:18:22吴文霞秦军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载体功能

吴文霞 秦军

摘 要:享誉盛名的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别具一格,特色鲜明。文章对哈军工文化载体的形式,以训词、理念、风气、第一和第二课堂为主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哈军工文化载体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细致剖析,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文化;载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238-02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软件建设部分,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观念文化为核心,包括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教育管理部门颁布的文件而制定的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生活行为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等规章制度,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1]。校园精神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精神文化載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工具。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本文从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功能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一、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的形式

(一)训词精神

哈军工作为国内第一所军事工程院校,毛泽东同志在哈军工正式开学之际发表的训词是影响和指导哈军工办学教学的重要指南,也是哈军工精神的重要来源和依据。训词总结了创办军事工程院校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哈军工人”的集体荣誉感,是“哈军工人”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励志保卫祖国的重要动力。正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训词的指导下,形成了“服务人民”“艰苦创业”“尊师重教”“合力育人”的哈军工优良传统。

(二)办学理念

哈军工自办校以来一直秉承“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这一以教学为本的办学理念,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着力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合格人才,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的引导下,在办学治校始终坚持“高举旗帜、铸牢军魂”这一理念,确保办学治校的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同时在确保政治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着眼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全局,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开放办学、广纳贤才、博采众长,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三)校园风气

在坚定的“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统,以及“兼容并蓄、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哈军工始终坚持科学求真、严格训练、严谨治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2]。办学期间坚持“四严”“三老”的校风,即军工人必须具有严肃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学习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严整的工作秩序,同时积极倡导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的科学求实精神和作风。哈军工教学期间坚持科学严谨的教风,使学校具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科学高效的教学组织、细致周到的教学管理、严谨务实的教学作风、规范有序的教学秩序和如铁般严格的教学纪律。勤奋刻苦的学风是哈军工时期最显著的表现。学员们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学员们将课堂当战场、把学习视为战斗,集中精力抓学习,拼尽全力谋发展。

(四)第一课堂设置

哈军工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习之中,主要对学员们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教育。首先,在一至三年级分别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即联共党史)、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后改为中共党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毕业班学员开设政治工作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0.6%,教学管理极为严格[2]。其次,优秀典型人物亲自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在校期间每月第三周是固定的党日,各个学院安排固定人选对全院学生做形势报告。每个学期,学校会不定期邀请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来校报告英雄模范事迹,宣扬积极正面的能量。在陈赓大将担任校长期间,经常带头做时事报告,为师生详细讲解党的方针、政策,联系朝鲜战争的实际事例,激励师生立志改变我军技术装备的落后面貌,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同时,他还请来上甘岭战役指挥员秦基伟军长、当时主持西藏工作的张经武将军来校做报告,来学校视察的国家领导人如朱德、彭德怀、陈毅元帅都被邀请为师生做报告。最后,定期进行党课、团课教育活动[2]。根据学校规定,每月两次党日和团日活动,以学习党章、加强学员思想意识修养为主,以党、团员标准对照支部范围内党、团员的实际表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五)第二课堂教育

哈军工时期的第二课堂教育可以大致分为教育实践活动与基层思想工作两大部分。

教育实践活动典型的有学习毛泽东著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树立革命世界观,指导教学、科研坚持实事求是,解决各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有学习英雄模范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广泛组织阅读雷锋日记、观看雷锋事迹展、听取雷锋事迹报告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宣传教育活动一直是哈军工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立在充分利用社会优秀资源的基础上,如政治部门经常向学员推荐优秀文艺作品,像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优秀作品,通过文艺作品的阅读交流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革命世界观;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剧目,如反映青年革命幸福观的话剧《志愿军的未婚妻》,以批判个人主义为主题的话剧《考验》等,通过真实的视听效果使学员进一步深入思考、成长;同时积极组织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感受、校园真实故事自编自演话剧,通过切身感受,引发更进一步的思考认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

基层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专科(各系按专业建立的基层行政组织)党、团支部和专科干部人员来执行。哈军工时期形成了专科思想政治工作四个系统阶段:第一阶段是学期开始后的4周,了解学员情况,传达教育计划,端正学习态度;第二阶段是开学后第二个月到期末,保证教育计划的实施,开展与各种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第三阶段是停课后的复习考试阶段,保证学员按计划、系统而又有重点地复习,消化本学期所学知识,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第四阶段是假期,保证学员能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得到积极的休息[3]。专科干部还根据整个教学周期的若干个教学环节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每个可利用的教学环节中做积极的政治动员、政治总结工作,保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覆盖与落实。

二、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的特征

(一)鲜明的核心一元性

从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的主要形式我们可以总结出其精神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一元性,即以毛泽东同志的训词精神为核心指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训词精神,并在此精神的指导下,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确保政治方向第一位的基础上设置系统的政治基础理论课、安排扎实有效的第二课堂教育。

(二)载体形式的多样性

哈军工精神文化深深融入办学理念、治校方针、校风、教风及学风中,融入学校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生活行为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等规章制度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精神文化不仅直接或间接体现在这些载体中,而且精神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文化知识,更有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等活动。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直接体现。

(三)影响效果的全面性

首先,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覆盖范围是全校师生,覆盖面较全。其次,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形式多样,不仅有系统的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而且辅以丰富多彩、实效性较高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更有丰富的哈军工精神文化内涵,这些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养,具体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道德规范引导以及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的对思维方式的锻炼、审美意识的提升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

(四)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载体同样具有这个特点。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影响下,在生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都能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巧妙影响,并达到深远持久的效果。

三、哈军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的功能

(一)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产品及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借助文化载体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陶冶和影响。

(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哈军工时期多样的文化载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有哈军工时期校园独特的教学楼建筑、拥有丰富意义内涵的校园交通道路的设计及道路名称设计这些鲜明的物质文化载体,而且有哈军工时期系统的政治基础理论课、紧跟时事政治的真实时事政策教学报告、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扎实有效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等精神文化载体。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三)提高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影响[4]。哈军工时期,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进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感染人,进而促使人们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及品德素质。这样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哈军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化载体有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效果全面、影响深远持久等显著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并在融合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景云.文化安全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9.

[2]魏潾.哈军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8).

[3]任学文.哈军工[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123.

[4]陳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求索,2005(5).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载体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9:49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开展策略探讨
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2:09:48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